《坠蝉》

时间: 2025-01-01 11:57:59

神洁诚难辱,居高未免危。

又非逢臂怒,遂致折肱悲。

吟啸能无废,堤防似亦迟。

幸灾群小急,感遇一身知。

命已看如蜕,心犹惜此枝。

结缨怀鄙志,捐网荷弘慈。

卷饵烦相警,环珠耻见遗。

寒宵深抱叶,贱子报恩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坠蝉
作者: 钟惺 〔明代〕

神洁诚难辱,居高未免危。
又非逢臂怒,遂致折肱悲。
吟啸能无废,堤防似亦迟。
幸灾群小急,感遇一身知。
命已看如蜕,心犹惜此枝。
结缨怀鄙志,捐网荷弘慈。
卷饵烦相警,环珠耻见遗。
寒宵深抱叶,贱子报恩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坚守与对世事的感慨。诗中提到,清白与高洁的品德很难受到污辱,但高处不胜寒,处于高位也难免危险。并不是因为遭遇了仇恨而导致的悲伤,反而是因为对生活的感悟而感到伤感。吟唱与啸叫是不会白费的,但防备似乎也来得慢。幸好那些小人们急于得势,反而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命运已如同蜕变,心中依然眷恋这根枝条。虽然志向微小,但我仍愿意抛弃网具,承载博大的仁慈。卷起饵料来时时警惕,环佩珠子也不愿遗失。寒冷的夜晚,深情地抱着叶子,默默等待贱子回报的时刻。

注释:

  • 神洁:指清白、高洁的品德。
  • 折肱悲:指因遭遇不测而感到的悲伤。
  • 吟啸:吟唱与啸叫,表达心中的情感。
  • 结缨:结缨带,象征志向。
  • 贱子:指低贱的人,可能暗指对自己身世的谦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钟惺,明代诗人,生于嘉靖年间,因其清高的品德和独特的诗风而受到后人的推崇。其作品多以抒情、写景为主,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作者通过对蝉的描绘,表达对高洁品德的珍视,同时对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进行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坠蝉》一诗以蝉的意象为主线,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德的执着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篇便提出了高洁难以受到侮辱的观点,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高位的危险,这种矛盾的情感在后文中逐渐展开。作者在面对世事的无奈时,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认为吟唱与啸叫不会白费,却也难免遭遇小人的嫉妒。

诗中反复提及的“命已看如蜕”,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和命运的理解,蜕变象征着成长与变化,尽管心中依然珍惜那根枝条,显示出一种对理想的执着。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志向的思考,虽然志向微小,却愿意承载博大的仁慈,展现出一种宽广的胸怀。

整首诗情感深邃,韵律和谐,字句中透出一丝哀愁与坚韧,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蝉的描绘,诗人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与追求,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洁诚难辱,居高未免危。:高洁的品德难以受到侮辱,但处于高位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危险。
  • 又非逢臂怒,遂致折肱悲。:这并不是因为遇到了仇敌而感到悲伤,而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吟啸能无废,堤防似亦迟。:吟唱与啸叫不会白白浪费,但防备似乎也来得太慢。
  • 幸灾群小急,感遇一身知。:幸好那些小人急于得势,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
  • 命已看如蜕,心犹惜此枝。:命运已如蜕变,心中仍然眷恋这根枝条。
  • 结缨怀鄙志,捐网荷弘慈。:虽然志向微小,但我愿意抛弃网具,承载博大的仁慈。
  • 卷饵烦相警,环珠耻见遗。:卷起饵料来时时警惕,环佩珠子也不愿遗失。
  • 寒宵深抱叶,贱子报恩时。:在寒冷的夜晚,深情地抱着叶子,默默等待贱子的报恩时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命已看如蜕”比作蜕变,象征着生命的转变。
  • 对仗:多个句子间形成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蝉的意象,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事无奈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博大的仁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象征生活的依恋与理想。
  • :象征珍贵的品质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神洁”是指什么? A. 清白高洁的品德
    B. 生活的艰辛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A

  2. 诗人通过“蜕变”来比喻什么? A. 生命的变化与成长
    B. 情感的波动
    C. 社会的腐败
    答案: A

  3. 诗中提及的“贱子”是指? A. 高贵的人
    B. 低贱的人
    C. 忍辱负重的人
    答案: B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钟惺诗集》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坠蝉》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