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时间: 2025-01-19 17:52:47

金貂晓出凤池头,玉节前临南雍州。

暂辍洪炉观剑戟,

还将大笔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貂晓出凤池头,
玉节前临南雍州。
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白话文翻译:

清晨,金貂披挂的车马在凤池之头出发,
玉节的仪仗在南雍州前方列队。
我暂时停下观赏那铸剑铸戟的洪炉,
又计划用大笔记录春秋的盛事。
在音乐宴席上留下高雅的韵律,
在山水之间尽情游玩,享受美景。
在岘首的风烟中看得不够,
应该再次向富民侯致敬。

注释:

  • 金貂:指金貂裘,古代贵族和高官的服饰,象征尊贵。
  • 凤池:传说中的池塘,象征美好与富贵。
  • 玉节:指玉制的仪仗,象征权威与地位。
  • 洪炉:古代铸剑的炉子,象征军事力量。
  • 春秋:历史书籍,指代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
  • 管弦:指乐器,象征宴乐的场景。
  • 岘首:指岘山的山顶,象征观看风景的地方。
  • 富民侯:指一位富有的侯爵,象征尊贵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和文论闻名,风格清新、豪放,常以现实主义的视角关注社会民生,作品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时局动荡之际,诗人将要离开京城前往汉南,托别座上的众多友人。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刘禹锡作为一位出色的诗人,既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够在细腻的情感中展现豪迈的气概。开头两句以典雅的意象描绘了出发前的场景,金貂与玉节的结合,既显示出出发者的尊贵身份,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的旅途的重要性。接着,诗人以“暂辍洪炉观剑戟”一句,表现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武器铸造之事的思考,显示出他内心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在宴席上,诗人提到“管弦席上留高韵”,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虽处于风烟之中,眼前的景色却始终不能满足,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后一句“便应重拜富民侯”则暗含着对友人、对社会的尊重与敬意,显示了他即使在离别之际,仍心系他人、思虑周全的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貂晓出凤池头:清晨,金貂披挂的车马出发,象征尊贵的身份。
  2. 玉节前临南雍州:玉制的仪仗在南雍州前方列阵,显示出出行的庄重。
  3. 暂辍洪炉观剑戟:停下来欣赏铸剑的洪炉,表现对军事力量的思考。
  4. 还将大笔注春秋:打算用笔记录历史盛事,展现诗人的历史责任感。
  5. 管弦席上留高韵:在音乐宴席上留下高雅韵味,体现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6. 山水途中入胜游:在山水之间尽情游玩,享受自然的美丽。
  7. 岘首风烟看未足:在岘山的风烟中看得不够,表现对美景的留恋。
  8. 便应重拜富民侯:应当再次向富裕的侯爵致敬,表现出对友人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金貂和玉节的比喻,象征地位和尊贵。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留”、“观”、“游”等词,强调诗人多重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出发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并同时展现了他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怀与对社会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貂:尊贵、高雅的象征,代表身份地位。
  • 玉节:权威的象征,体现出行的庄重。
  • 洪炉:武器铸造,象征国家安全。
  • 管弦:音乐的象征,代表文化生活。
  • 山水:自然景观的象征,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尊贵
    C. 普通
    D. 乡村

  2. 诗中提到的“洪炉”主要指什么? A. 炊具
    B. 武器铸造
    C. 书房
    D. 花园

  3. “管弦席”所指的是什么场景? A. 战争
    B. 音乐宴席
    C. 书法交流
    D. 社交聚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同样表现出对友人的惜别与对未来的期待。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出行的情景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刘禹锡《浪淘沙》李白《将进酒》: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刘禹锡更加关注历史与社会,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