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容府韦中丞大府贤兄新除黔南经略》

时间: 2025-01-10 10:53:23

蓬瀛簪笏旧联行,紫极差池降宠章。

列国山河分雁字,

一门金玉尽龙骧。

耿家符节朝中美,袁氏芝兰阃外香。

烽戍悠悠限巴越,伫听歌咏两甘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蓬瀛簪笏旧联行,
紫极差池降宠章。
列国山河分雁字,
一门金玉尽龙骧。
耿家符节朝中美,
袁氏芝兰阃外香。
烽戍悠悠限巴越,
伫听歌咏两甘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韦中丞新任黔南经略的祝贺。诗中提到蓬瀛(传说中的仙境)和官职(簪笏)曾经的荣华,暗示韦中丞之前的成就和地位。紫极(紫禁城)与差池(差役)象征着朝廷的恩宠。列国的山河分布如同雁字,象征各国的分隔;而韦家门内的金玉则代表着高贵与富贵。耿家与袁氏分别代表着朝中的美德和门外的芬芳。最后,烽火连天,限制了边疆的和平,而诗人则在此静待动人的歌声。

注释

  1.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生活。
  2. 簪笏:指官员的象征物,表示地位和权力。
  3. 紫极:指天子居住的地方。
  4. 差池:指差役或官职。
  5. 雁字:比喻各国山河的分布。
  6. 金玉:象征富贵和荣耀。
  7. 耿家:耿氏家族,历史上以清白和美德著称。
  8. 袁氏:袁氏家族,以名声和德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时事的敏感著称。他在唐代的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韦中丞新任黔南经略之际,表达了对其升迁的祝贺,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官场的复杂人际关系和士人对名位的追求。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韦中丞新任黔南经略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其的祝贺与期待。开篇提到的“蓬瀛簪笏旧联行”,不仅仅是对韦中丞过去成就的回顾,更是对其未来的期许。接下来的“紫极差池降宠章”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朝廷对他的宠爱与重视。诗中描绘的地理意象如“列国山河分雁字”,不仅展现了国家的分裂,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耿家符节”和“袁氏芝兰”,呈现了对道德与品德的赞美,反映出士人对家族声望的重视。最后的“烽戍悠悠限巴越”则是对边疆战事的忧虑,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责任感。整首诗在表达祝贺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蓬瀛簪笏旧联行:描绘了韦中丞的过去辉煌,象征着高官厚禄的生活。
  2. 紫极差池降宠章:暗示韦中丞在朝廷的地位与荣宠,表现出他受到的重视与信任。
  3. 列国山河分雁字:借雁字形状形象化地理分隔,反映国家的分裂与动荡。
  4. 一门金玉尽龙骧:表明韦家门内的富贵与荣耀,象征着家族的显赫。
  5. 耿家符节朝中美:赞美耿家在朝中的美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6. 袁氏芝兰阃外香:袁氏家族的美名如同兰花,芳香四溢,体现了外在声望。
  7. 烽戍悠悠限巴越:描绘边疆烽火的悠长,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
  8. 伫听歌咏两甘棠:以甘棠树象征着理想与希望,暗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蓬瀛簪笏”与“紫极差池”,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国家的山河比作“雁字”,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象征:金玉、芝兰等意象象征着荣华富贵与道德高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韦中丞升迁的祝贺,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思考,展现了士人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蓬瀛: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
  2. 簪笏:代表权力与地位。
  3. 金玉:象征财富与荣耀。
  4. 芝兰:象征高尚品德与声誉。
  5. 烽戍:象征国家的战乱与边疆的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瀛”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理想与美好生活
    • C. 战争
  2. “一门金玉尽龙骧”中的“金玉”主要象征什么?

    • A. 贫困
    • B. 荣华富贵
    • C. 友情
  3.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注?

    • A. 个人的荣华
    • B. 国家命运
    •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边疆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比较陈陶的《贺容府韦中丞大府贤兄新除黔南经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出对国家的关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前者更偏向于对个人荣华的祝贺,而后者则更为沉重,关注国家的苦难与战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