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
草迷曲坞花满园,东家少年西家出。
白话文翻译:
整年有三百六十天,哪一天能像春天这样令人心旷神怡呢?
草丛迷离在曲折的小径,花儿盛开在满园之中,东边的少年和西边的少年都出来游玩。
注释:
- 三百六十日:指一年中的天数。
- 赏心:令人愉快、心情舒畅。
- 草迷曲坞:指草木繁茂,遮住了小路,给人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
- 东家少年西家出:指东边和西边的少年都出来游玩,表现出春游的热闹场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欢乐,这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表现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春游、田园风光为主题。
创作背景:
春游乐是描写春季游玩的乐趣,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出唐代人重视自然与生活乐趣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和人们欢快的心情。开头的“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点明了春天的独特魅力,强调了春天的愉悦感,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美好。接下来的“草迷曲坞花满园”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盛景象,草木繁茂,花儿盛开,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最后一句“东家少年西家出”通过描绘少年们欢快出游的场景,传达出春游的热闹与生动,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们活动的刻画,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出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希望。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令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年三百六十日:开篇以时间为线索,暗示一年中每一天的流逝,突出春天的独特性。
- 赏心那似春中物:表达春天的美好是无可比拟的,强调春天的珍贵与难得。
- 草迷曲坞花满园:描绘出春天的蓬勃生机,草木繁盛,花园中花开灿烂,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游画面。
- 东家少年西家出:体现出春游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享受生活的欢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最美好的时光,暗示其珍贵。
- 拟人:草木和花卉被赋予了生机,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对仗:东家少年与西家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展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草:象征着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 花:象征着美好与欢乐,传达出春天的愉悦情感。
- 少年:象征着青春与活力,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春天的游乐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的“草迷曲坞”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寂静的夜晚
B. 繁茂的草木与迷人的小路
C. 阴雨连绵的天气
D. 贫瘠的荒地 -
“东家少年西家出”的意思是什么? A. 少年们在学习
B. 少年们在家里
C. 少年们在春游
D. 少年们在打斗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强调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施肩吾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杂曲歌辞·春游乐》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