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咏木芙蓉次江南韵》
时间: 2025-01-08 02:54: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咏木芙蓉次江南韵
作者: 熊盛元 〔当代〕
西陆乍惊蝉蜕,中宵悄动诗情。
一庭香冷梦难成。
旧柯怜我老,残泪为谁零?
长记望江楼畔,涛笺红写凄清。
霜毫掷罢倚新晴。
此生甘淡泊,未肯近公卿。
白话文翻译:
在西边的陆地上,蝉刚刚蜕皮,夜深人静时,我的诗情悄然涌现。
一庭的芳香冷却,梦难以成形。
旧树的枝条让我怜惜自己的衰老,而残余的泪水又是为谁而流?
我仍记得在望江楼旁,那涛声如纸上写下的凄清。
霜色笔墨放下,倚在新晴的阳光下。
这一生我甘愿淡泊宁静,决不趋附于权贵。
注释:
- 乍惊: 突然惊动。
- 蜕: 蜕皮,指蝉的蜕变过程。
- 诗情: 诗的情感与灵感。
- 庭香: 指庭院中的香气。
- 旧柯: 指老树的老枝。
- 残泪: 剩余的泪水,表达情感的流失。
- 涛笺: 用波涛的声音就像纸上写的字,形容江水的声音。
- 霜毫: 霜的笔墨,意指清冷的笔触。
- 甘淡泊: 甘愿过一种清淡朴素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盛元,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在当代社会中,许多人追求物质的繁华与名利,而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外界喧嚣的拒绝。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西陆乍惊蝉蜕”,引人入胜,仿佛置身于瞬息万变的自然之中,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接着“中宵悄动诗情”,在静谧的夜晚,诗人的灵感悄然涌动,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诗中“一庭香冷梦难成”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无法实现的无奈。“旧柯怜我老,残泪为谁零”,用老树的枝条与泪水比喻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令人感同身受。
在对望江楼的回忆中,“涛笺红写凄清”,以江水的涛声作为情感的承载,既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也流露出对人生的追问。结尾处“此生甘淡泊,未肯近公卿”,更是诗人内心坚守的信念,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细腻又深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立见解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陆乍惊蝉蜕:描绘了蝉蜕皮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 中宵悄动诗情: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的情感悄然升腾。
- 一庭香冷梦难成:芳香的庭院中,理想与梦境却无法实现,流露出淡淡的失落。
- 旧柯怜我老,残泪为谁零:感叹衰老与孤独,流露出内心的无奈与忧伤。
- 长记望江楼畔,涛笺红写凄清: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波涛的声音如同文字般在心中回响。
- 霜毫掷罢倚新晴:在清新的晨光中,放下过去的忧虑,迎接新的生活。
- 此生甘淡泊,未肯近公卿:坚持过一种朴素的生活,拒绝追逐名利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的涛声比作纸上的文字,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如“蝉蜕”与“诗情”之间的联系。
- 对仗: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在生活的纷扰中,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追求一种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象征生命的蜕变与夏季的到来。
- 梦:代表理想与追求,流露出对美好的向往。
- 江水:象征流逝的时光与记忆的承载。
- 霜:代表清冷与淡泊的心境。
- 公卿:象征权贵与名利,诗人对此保持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陆乍惊蝉蜕”中的“蜕”指什么? A. 蝉蜕皮
B. 蝉鸣
C. 蝉的栖息 -
诗人在最后一行表达了什么态度? A. 渴望名利
B. 甘愿淡泊
C. 忧愁难解 -
“旧柯怜我老”中“旧柯”指的是什么? A. 老树的枝条
B. 旧房子的角落
C. 旧时的朋友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与熊盛元的《临江仙》均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但李白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对远方的向往与孤独,而熊盛元则倾向于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解析:
李白的诗歌多以豪放、奔放的情感著称,而熊盛元的作品则更为细腻、内省,反映了现代诗人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