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时间: 2024-09-19 20:5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番细听,抱满怀愁绪,扶栏痴立。已晓无晴还怅望。一抹长空堆积。滚滚浓云,沉沉黑雾,万里龙涎滴。伤心窗外,潺潺苦雨又急。可奈昼夜连绵,声声是泪,住竟无消息。夏日单衫三两件,怎敌秋寒摧击。吠落铁门,冷侵残膝。忍耐牛衣泣。便求一梦,西风也断踪迹。
白话文翻译:
几次细听,心中满是愁绪,扶着栏杆痴痴地站着。已经知道没有晴天,却仍然怅然地望着。一抹长空中堆积着乌云,滚滚浓云,沉沉黑雾,万里之遥的雨滴。窗外的伤心,潺潺的苦雨又急促。可怜的是昼夜连绵,声声都是泪水,却始终没有消息。夏天穿的单衣三两件,怎么抵挡秋寒的摧击。铁门吠叫,寒气侵袭着残膝。忍耐着在牛衣下泣泪。只求一个梦,西风也断了踪迹。
注释:
- 扶栏:倚靠栏杆。
- 怅望:心中感到空虚而惆怅地望着。
- 龙涎:形容雨滴的稀少与珍贵。
- 潺潺:形容水流声,暗示着忧伤。
- 牛衣:古代一种粗布衣服,象征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柏杨(1920-200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和社会批判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性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语言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现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反映了个体在情感与社会压力中的挣扎。诗中深切展现了对失落与孤独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无奈。
诗歌鉴赏:
《百字令》是一首充满愁绪和孤独感的诗。诗人在细听外界的同时,内心的愁苦愈发显得沉重。通过“几番细听”,诗人不仅描绘了自身的孤独,也反映了对外界的敏感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长空堆积”、“滚滚浓云”、“潺潺苦雨”等意象,构成了一幅阴郁的自然画面,这种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的情感在自然的衬托下愈加显得深沉而真实。
“声声是泪”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失去的无奈与痛苦。诗人在“铁门”前,冷风侵袭,展现了身体的脆弱与精神的无奈,仿佛在诉说生活的苦涩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在面对秋寒与无尽的雨水时,心中对梦的渴望显得愈加迫切,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无奈。正如诗末所言:“便求一梦,西风也断踪迹”,仿佛在呼唤着一种逃避与解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番细听,抱满怀愁绪,扶栏痴立:多次倾听外界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忧愁,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思考。
- 已晓无晴还怅望:明白没有晴天,但依然向往。
- 一抹长空堆积:长空中乌云密布。
- 滚滚浓云,沉沉黑雾,万里龙涎滴:形容恶劣的天气,雨水滴落。
- 伤心窗外,潺潺苦雨又急:窗外的雨声让人伤心。
- 可奈昼夜连绵,声声是泪,住竟无消息:白天和夜晚交替,响起的都是泪水的声音,始终没有音信。
- 夏日单衫三两件,怎敌秋寒摧击:夏天的衣物抵挡不住秋天的寒冷。
- 吠落铁门,冷侵残膝:铁门吠响,寒冷侵袭着身体。
- 忍耐牛衣泣:忍耐着在简陋的衣物中哭泣。
- 便求一梦,西风也断踪迹:希望能做一个梦,连西风的踪迹也消失无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滴比作“龙涎”,增加了雨水的珍贵感。
- 拟人:让声音有情感,如“声声是泪”。
- 对仗:如“昼夜连绵,声声是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失落、孤独和生活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个体在大自然与社会压力下的无奈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忧愁与无常。
- 雨:代表着悲伤与泪水。
- 铁门:象征着封闭与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声声是泪”表明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
“便求一梦”中的“梦”象征什么? A. 现实
B. 希望与逃避
C. 恐惧 -
诗中提到的“牛衣”象征了什么? A. 富贵
B. 贫困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柏杨的《百字令》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复杂,前者多为对乡愁的思念,后者则是对生活无常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柏杨作品集
- 相关古诗词解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