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
孤墅藏群柳,诸田灌一陂。
僮闲春作少,妇懒午炊迟。
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
白话文翻译:
在迂回的道路和断裂的桥梁旁,门前安静得连小牛都在睡觉。孤单的小屋藏在成群的柳树中,四周的田地都被灌溉得丰盈如水。工人们在春天的忙碌中稍显懒散,妇女们在午后的炊事中显得迟缓。谁说这里的花源美好,还让太守知道这儿的情况呢?
注释:
- 迂:曲折,不直。
- 桥断:桥已断裂,不再通行。
- 犊:小牛。
- 孤墅:孤独的小屋。
- 灌一陂:田地灌溉得如同一片水面。
- 僮:这里指的是劳作的年轻人。
- 懒午炊:在午后做饭显得懒惰。
- 花源:美丽的花的源头,隐喻美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527年-公元1627年),字宾之,号静斋,明代著名诗人。高启是明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诗风以清新自然、形象生动著称。
创作背景:
《郊墅杂赋》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此诗写于明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诗歌鉴赏:
《郊墅杂赋 其七》被认为是高启作品中富有田园气息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开头两句描述了路途的曲折与桥的断裂,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接着,诗人描绘了门前的静谧,牛儿安睡的画面与孤独的小屋相得益彰,展现了乡村的恬淡宁静。
后两句则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人们在春日的忙碌中显得慵懒,妇女们在午后的炊事中不急不躁,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则似乎在反问,真正的美好难道是外在的名声与荣耀吗?诗人用一种隐晦的讽刺,表达了对官员的无奈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写景与写人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迂桥断处:描绘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桥梁已断,暗示了行走的艰难。
- 门静犊眠时:门前安静,连小牛都在梦中安睡,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孤墅藏群柳:孤单的小屋被成群的柳树环绕,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诸田灌一陂:四周的田地被灌溉成水面,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僮闲春作少:工人们在春天的忙碌中显得慢半拍,反映了生活的惬意。
- 妇懒午炊迟:妇女在午后的炊事中显得慵懒,流露出生活的从容。
- 谁道花源好:反问式的开头,质疑外界对美好事物的定义。
- 还令太守知:指向官员的无知与对乡村生活的真实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灌一陂”比喻田地的丰盈。
- 对仗:如“路迂桥断”与“门静犊眠”,形成和谐的对称。
- 反问:最后一句通过反问加强了诗人的观点。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讽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富饶。
- 柳:象征着柔和与生命力,常与春天相联系。
- 水:象征着丰盈与滋润,暗示着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高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孤墅”与哪些意象相结合?
- A. 花
- B. 柳
- C. 水
- D. 牛
-
最后一行“谁道花源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赞美
- B. 对官场的讽刺
- C. 对春天的向往
- D. 对乡村的怀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乡村四月》 - 翁卷
诗词对比:
- 比较高启的《郊墅杂赋》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均描写了理想的田园生活,但高启更注重现实生活的细节,陶渊明则更侧重于理想化的乌托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