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
时间: 2025-01-19 19:5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愁高树共离离,
风逆潮声上浦迟。
海客市中烟起处,
江僧阁外雨来时。
船归杳霭唯闻橹,
店隐苍茫不见旗。
回首南朝今几寺,
可堪重咏牧之诗?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忧愁与高大的树木交织在一起,
逆风的潮声让岸边的景象显得迟缓。
海边的客商在市集中升起的烟雾,
江边的僧人阁外雨水纷纷而至。
归来的船在朦胧的雾霭中只听到橹声,
隐匿的店铺在苍茫中看不见旗帜。
回头看南朝如今还有多少寺庙,
可以再一次吟咏那首《牧童诗》?
注释
- 离离:形容高树的稀疏状态,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潮声:潮水拍打岸边发出的声音,带有自然的韵律。
- 海客:指来自海边的商人或旅行者。
- 阁外:指江边的僧人所住的阁楼外面。
- 杳霭:形容雾气弥漫,视线模糊的状态。
- 苍茫:形容远处景物朦胧、模糊的样子。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暗示历史的沧桑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不详—后1572年),字季良,号秋水,明代著名诗人,享有“南宗诗派”的美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与杜进士的登阁赏雨时,反映了他在雨中所感受到的惆怅与思索,同时借景抒情,感慨历史的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景象,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全诗以“远愁”开头,便引出一种遥远的忧伤,似乎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感受,更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过往的思考。诗中的“高树”与“潮声”,构成了自然景物的对比,树木的孤立与潮水的涌动,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
“海客市中烟起处”一句,展现了繁忙的市井生活与自然的宁静之间的对照,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喧闹中也不应忘却内心的沉思。而“江僧阁外雨来时”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静谧的境界,雨水如同时间的流逝,令思绪变得更加深邃。
最后两句“回首南朝今几寺,可堪重咏牧之诗?”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南朝的寺庙曾是文化的象征,如今已然沧桑,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古诗的怀念,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认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远愁高树共离离”:远处的忧愁和高树形成一种孤寂的氛围。
- “风逆潮声上浦迟”:逆风使得潮水的声音显得更为缓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
- “海客市中烟起处”:在市集上,海来的客商处升起烟雾,象征着生活的繁忙与喧嚣。
- “江僧阁外雨来时”:在江边的僧人阁楼外,细雨纷纷而落,增添了一种忧伤的情绪。
- “船归杳霭唯闻橹”:归来的船只在雾中隐约可见,只能听见橹声,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 “店隐苍茫不见旗”:店铺在朦胧的景色中隐去,无法看到招牌,暗示着生活的迷茫。
- “回首南朝今几寺”:回顾南朝时期的寺庙,如今已不复存在,唤起历史的思考。
- “可堪重咏牧之诗?”:是否还能再次吟咏那首关于牧童的诗歌,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描绘自然与市井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拟人:雨水如同时间的流逝,赋予自然以情感。
- 象征:高树、潮声、舟橹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孤独与历史的变迁。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文化的怀念。
意象分析
- 高树:象征幽静与孤独。
- 潮声:代表自然的韵律与时间的流逝。
- 海客:象征生活的繁华与人情的冷暖。
- 江僧:代表一种超脱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 杳霭:象征迷茫与不确定的未来。
- 南朝寺庙:代表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高启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南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南朝 -
诗中“海客”指的是什么? a) 渔民
b) 商人
c) 游客
答案:
- b) 高启
- c) 南朝
- b) 商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高启的《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历史的交融,但高启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索与文化的怀念,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壮志豪情。两者各具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高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