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树后庭花·春感,和公竺
作者:魏毓兰
残花飞满帘前路。深沉院宇。许多心事谁传与。昼长无侣。欲凭莺语留春住。烟迷津树。纱窗一阵萧萧雨。闲愁几许。
白话文翻译:
窗前满地的残花飘飞,深邃的院子中显得格外沉静。心中许多思绪又能向谁倾诉呢?白昼漫长却没有伴侣。想要通过黄莺的歌声留住这春天,烟雾迷蒙中树影摇曳。纱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愁绪又有多少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花:指凋零的花朵,象征春天的逝去。
- 飞满帘前路:残花纷飞,形容景象的萧瑟。
- 深沉院宇:形容院子深邃幽静。
- 昼长无侣:白天漫长却没有伴侣,表达孤独感。
- 莺语:黄莺的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烟迷津树:烟雾弥漫,迷蒙了岸边的树木。
- 闲愁:无所事事的愁苦。
典故解析:
- 莺: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美好的时光,具有典雅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毓兰,近代女诗人,字梦霞,号澜渚,生活在清末民初。她的诗风清丽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花落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魏毓兰的《玉树后庭花·春感,和公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蕴,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整首诗通过描绘窗前飘落的残花以及幽静的院子,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思念,反映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无伴侣状态的无奈。尤其是“欲凭莺语留春住”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黄莺的鸣叫成为春天的象征,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感应与共鸣。
在“闲愁几许”中,诗人引发深思,回归到自我情感的探索,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索与反省。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也有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留恋,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花飞满帘前路:描写了春天的结束,残花的飞舞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然逝去。
- 深沉院宇: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许多心事谁传与: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与无奈,无法找到倾诉对象。
- 昼长无侣:强调了孤独的时光。
- 欲凭莺语留春住:渴望通过自然界的声音留住春天,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烟迷津树:描绘了朦胧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纱窗一阵萧萧雨:描绘了雨声中的孤寂,暗示内心的愁苦。
- 闲愁几许:收束全诗,反问出诗人内心的愁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好事物,通过自然景象象征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声音以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使诗句更加和谐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花:象征逝去的青春和美好。
- 莺:代表春天的声音与生机。
- 烟:象征朦胧与思念。
- 雨:象征孤独与愁苦。
这些意象相互交融,构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丰富层次,揭示了生命的流逝与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残花”象征了什么? A. 新的开始
B. 逝去的青春
C. 自然的美丽 -
“欲凭莺语留春住”的意思是? A. 希望春天永远存在
B. 渴望黄莺的歌声
C. 想要通过声音表达情感 -
“闲愁几许”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魏毓兰的诗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国破家亡的惨淡情景。两者均反映了春天的不同面貌,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魏毓兰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