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霆号令。那许中原夷狄盛。环堵安居。一德同心寇必除。先还赵璧。整顿乾坤凭自力。蕞尔扶桑。江户终教作战场。
白话文翻译:
风霆的号令下,哪里有那么多中原的夷狄在肆虐?在简陋的墙壁里安居,团结一致,一定能消灭敌人。首先要归还赵璧,凭借自己的力量整顿乾坤。那小小的扶桑,江户最终也会成为战场。
注释:
- 风霆号令:风和霆电的号令,形容迅速而有力的指挥。
- 中原夷狄:指代中原地区的敌人或外族。
- 环堵安居:指居住条件简陋,但心中向往安宁生活。
- 一德同心: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德行相同。
- 赵璧:赵国的璧玉,象征着信义和承诺。
- 整顿乾坤:整理天地,恢复秩序。
- 蕞尔扶桑:形容小国或边陲之地,扶桑为古代对东海岛国的称呼。
- 江户:后来的东京,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战略地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前,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诗风多表现民族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其作品常常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近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和对外敌的愤慨,呼唤团结和自力更生的精神。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其五》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民族情怀的诗作。诗中以“风霆号令”开头,立刻传达出一种紧迫感,仿佛在召唤人们奋起反抗外敌。紧接着提到中原的夷狄,显示出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关注。在“环堵安居”一句中,诗人描绘出一种虽处艰难却心向安宁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士人的家国情怀。在接下来的“同心寇必除”中,诗人呼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展现出强烈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赵璧”,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信义和承诺的代表,暗含着对恢复国家的期望和对失去信义的追索。“整顿乾坤凭自力”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力量的强调,呼吁人民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最后一联“蕞尔扶桑,江户终教作战场”,则以地理意象的转变,暗示着国家局势的复杂和变化,表达了对未来战斗的决心。
整首诗在节奏上紧凑,情感激昂,既展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也充满了对未来复兴的希望。通过富有力量的用词和紧密的结构,卢前成功地传达了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团结自强的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霆号令:迅速而有力的号召,暗示了战争的紧迫性。
- 那许中原夷狄盛:外敌的强大影响着中原的安宁,反映了国家的危机。
- 环堵安居:虽然条件简陋,但仍然渴望安定的生活状态。
- 一德同心寇必除:团结的力量能够克服一切敌人,强调了集体的力量。
- 先还赵璧:归还象征忠诚和信义的物品,体现了对国家的责任感。
- 整顿乾坤凭自力:恢复国家的秩序,强调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 蕞尔扶桑:小国的象征,暗示着战争的影响遍及各地。
- 江户终教作战场:江户作为战略要地,预示着战争的不可避免。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风霆号令”比喻战争的迅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在描述敌人和团结的力量时,使用排比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渴望,强调团结自强的力量,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霆:象征力量与迅速,暗示战争的紧迫。
- 夷狄:外敌的象征,代表国家面临的威胁。
- 环堵:简陋的居所,反映人民的艰苦生活。
- 赵璧:信义的象征,反映诗人的责任感。
- 扶桑与江户:地理意象,暗示战争的范围与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风霆号令”指的是什么样的指挥? a) 缓慢而温和
b) 迅速而有力
c) 模糊不清 -
“环堵安居”是指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的生活
b) 艰苦的生活
c) 奢华的生活 -
诗中提到的“赵璧”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忠诚与信义
c) 权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展现出豪情与对国家的关怀,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壮志与豪迈,而卢前则更注重集体的力量与自我奋斗的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