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沈如筠 〔唐代〕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白话文翻译:
河洲上的花朵绚烂夺目,庭院中的树木光彩照人。 白云缭绕的天台山,令人思念却无法亲眼见到。
注释:
- 河洲:河流中的小岛或河岸。
- 花艳爚:花朵鲜艳夺目。
- 光彩蒨:光彩照人,蒨通“倩”,美好。
-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如筠,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流传不多,但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此诗寄给天台山的司马道士,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道士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沈如筠在远离天台山的地方,对那里的美景和道士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写下此诗寄托情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河洲花朵的艳丽和庭院树木的光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引出了对天台山的思念。诗中“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一句,既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又透露出无法亲临的遗憾。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抒发了对远方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洲花艳爚”:描绘河洲上花朵的艳丽,爚字形容光彩夺目。
- “庭树光彩蒨”:庭院中的树木光彩照人,蒨字形容美好。
- “白云天台山”:以白云缭绕的天台山为背景,增添神秘感。
- “可思不可见”:表达了对天台山的思念之情,但因距离遥远无法亲见。
修辞手法:
- 比喻:“花艳爚”、“光彩蒨”用以比喻花朵和树木的美丽。
- 对仗:前两句“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因距离而产生的遗憾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洲花艳爚:描绘花朵的艳丽,象征美好和生机。
- 庭树光彩蒨:描绘树木的光彩,象征宁静和和谐。
- 白云天台山:描绘天台山的神秘,象征远方的向往和隐逸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艳爚”形容的是什么? A. 花朵 B. 树木 C. 白云 D. 天台山
- “光彩蒨”中的“蒨”字通什么? A. 倩 B. 茜 C. 欠 D. 前
- 诗中提到的“天台山”位于哪个省? A. 浙江省 B. 江苏省 C. 福建省 D. 山东省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天门山》:表达了对天门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天门山》与沈如筠《寄天台司马道士》:两者都表达了对远山的向往,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豪迈情怀,而沈如筠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沈如筠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