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时间: 2025-01-04 07:17:13

柔杨罨画舞僛僛。

玉骢嘶。

话临歧。

有酒难量深浅况相思。

脉断粉云天尺五,书雁杳,楚江湄。

梦魂犹自怯分携,画楼西。

夕阳低。

待得重逢,说与别离时。

怪底菱花无赖甚,强索笑,黯颦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柔杨罨画舞僛僛。玉骢嘶。话临歧。有酒难量深浅况相思。脉断粉云天尺五,书雁杳,楚江湄。梦魂犹自怯分携,画楼西。夕阳低。待得重逢,说与别离时。怪底菱花无赖甚,强索笑,黯颦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柔美景象,杨柳轻轻摇曳,马儿嘶鸣,正是临别之际。即使有美酒相伴,也难以称量思念的深浅。心中牵挂,似断了的情线,粉云飘渺,书信无音,楚江畔的风景更显得孤寂。梦中思念的心情犹如怯懦的孩子,画楼的西边,夕阳渐低。等待重逢的那天,我会告诉你离别时的苦楚。菱花真是无情,强求微笑,却让人眉头紧锁。

注释

  • 柔杨:柔软的杨柳。
  • 罨画:形容柳树的柔美。
  • 玉骢:美丽的马。
  • 临歧:临别之际。
  • 脉断:情感的断裂。
  • 粉云:形容云彩如粉一样轻柔。
  • 书雁杳:书信像大雁一样消失无踪。
  • 楚江湄:楚地的江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他的词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江城子》创作于作者经历离别之时,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环境有关。

诗歌鉴赏

《江城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心情。开篇以“柔杨罨画舞僛僛”引入,展现了一幅春日美景,柳絮轻舞,情境悠然。然而,随之而来的“话临歧”,则将读者的情感从美好瞬间拉回到即将来临的离别之中。

“有酒难量深浅况相思”,这句突出了离别时的无奈和思念的深重。即使有酒相伴,内心的思念却难以用量来衡量,情感的复杂性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接下来的“脉断粉云天尺五”,则通过“脉断”象征着情感的断裂,表达了对失去的恐惧和对未来无望的迷茫。

整首词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结尾部分“怪底菱花无赖甚”,则以菱花的无情来反衬自己内心的苦楚,展现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柔杨罨画舞僛僛:描绘春日柳树轻柔的舞动,展现自然之美。
  2. 玉骢嘶:美马的嘶鸣声,暗示离别的临近。
  3. 话临歧:谈论即将分别之事,情感逐渐转向忧伤。
  4. 有酒难量深浅况相思:酒虽有,但思念的深度无法计量,表达对情感的无奈。
  5. 脉断粉云天尺五:情感断裂,似云彩般轻柔,却又虚无。
  6. 书雁杳,楚江湄:书信无音,景色孤寂,体现内心的孤独。
  7. 梦魂犹自怯分携:梦中仍然懦弱,害怕分离,情感脆弱。
  8. 画楼西。夕阳低:画楼的西边,夕阳西下,暗示时光流逝与离别。
  9. 待得重逢,说与别离时:期待重逢之际,倾诉离别的苦楚。
  10. 怪底菱花无赖甚:感叹菱花的无情,反映自己的心情。
  11. 强索笑,黯颦眉:强颜欢笑却难掩忧伤,内心的苦楚显露无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脉断粉云”,比喻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 拟人:如“菱花无赖”,将菱花拟人化,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梦魂犹自怯分携”与“画楼西。夕阳低”,对仗工整,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诗中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情与生命力,寄托思念之情。
  • :象征离愁,虽有美酒却难以解忧。
  • 粉云:象征虚无与梦幻,体现思念的无形。
  • 夕阳:象征时间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城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赵尊岳
    C. 苏轼

  2. “有酒难量深浅”这句中的“深浅”指的是什么? A. 酒的浓淡
    B. 思念的深度
    C. 人生的起伏

  3. 词中提到的“菱花”是用来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无情的爱情
    C. 温暖的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屈原)
  • 《无题》 (李商隐)

诗词对比

  • 比较《江城子》与《离骚》,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但《江城子》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离骚》则更为宏大,涉及人生哲理与命运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