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时间: 2025-01-04 07:0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
——王庭〔宋代〕
楼头钟鼓变新声。晚霞晴。水云生。
何处归帆,争泊蓼花汀。
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
夜阑风定见危亭。却重登。
景方明。影落波心,疑是海中鲸。
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公寿,落桥成。
白话文翻译:
在楼头上,钟声和鼓声变成了新的旋律,晚霞晴朗,水面上云雾缭绕。
归帆在何处,争着停泊在蓼花的水边。
远远望去,虹桥宛如画中,像鳌背一样,行人走在上面。
夜深风静,看见了危亭,我又重新登上去。
景色正好,影子落在波心,仿佛是海中的鲸鱼。
愿借那深广的川沧海的容量,为你祝寿,愿桥落成。
注释:
字词注释:
- 楼头:楼的顶部。
- 钟鼓:钟声和鼓声,常表示庆典或节日的气氛。
- 归帆:返回的帆船。
- 争泊:争相停泊。
- 蓼花汀:蓼花盛开的水边。
- 鳌背: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常用来比喻高大稳重的桥。
- 危亭:高危的亭子,或指建在高处的观景亭。
典故解析:
- 虹桥:传说中的七彩桥,象征美好与希望。
- 鳌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鳌的描绘相关,象征着稳固和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庭,字子恭,号慎斋,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以清新洒脱、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江城子》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时期,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王庭的《江城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城的美丽景色,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开篇以“楼头钟鼓变新声”引入,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晚霞映照之下,水云交融,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静谧。紧接着,诗人询问归帆的去处,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与渴望,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中,虹桥的比喻提升了景色的意境,仿佛身处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夜幕降临,诗人再次重登危亭,欲将这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诗人以“愿借吸川沧海量”为结,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纯洁。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头钟鼓变新声:楼阁中传来的钟声和鼓声变得异样迷人,暗示着节日或喜庆的氛围。
- 晚霞晴,水云生: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水面上云雾缭绕,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 何处归帆,争泊蓼花汀:诗人发出疑问,归来的船只在何处停泊,显示出归乡的思念。
- 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远望那横跨河流的虹桥,宛如画中情景,行人在桥上走过,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夜阑风定见危亭:夜深人静,风平浪静,诗人看到高耸的危亭,渴望再一次攀登。
- 却重登:再一次登上亭子,表现了对美景的追求。
- 景方明,影落波心,疑是海中鲸:此时景色正好,影子落在水面上,似乎是海中的鲸鱼,意象丰富。
- 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公寿,落桥成:愿以海的浩瀚来祝愿朋友长寿,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虹桥和鳌背的比喻,升华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 拟人:影子落在波心,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江城的美丽景色、对归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福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头: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钟鼓:代表着庆祝和团聚的喜悦。
- 虹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夜阑: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楼头钟鼓变新声”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法事场景
B. 节庆场景
C. 寂静的夜晚 -
“遥望虹桥如画里”中“虹桥”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希望与美好
C. 自然 -
最后一句“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哪种情感的表达?
A. 思乡
B. 祝福
C.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庭与苏轼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热爱,但王庭的诗更加细腻,苏轼则更显豪放。
- 李白的诗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相较之下,王庭更突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