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宿莺啼》

时间: 2025-01-04 09:28:31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

残灯吹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
残灯吹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白话文翻译:

黄莺在夜里啼叫,乡思梦境已断,春天的树木在晨曦中显得朦胧。
残留的灯火熄灭,紧闭着朱红的窗棂,窗外有人在说话,但却隔着屏风听不清。
香气已经凉了,灯光也已熄灭,忽然想起去年离别的情景。
石城的花雨依偎在江楼,波光上漂浮着木兰舟。

注释:

字词注释:

  • 宿莺啼:指夜晚黄莺啼叫。
  • 乡梦断:乡思的梦已经断裂,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春树晓朦胧:春天的树木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模糊。
  • 残灯吹烬:残留的灯火被风吹灭。
  • 朱栊:指朱红色的窗棂。
  • 香已寒:香气已然变冷,暗指情感的冷淡。
  • 石城花雨:比喻石城的花瓣如雨般飘落。
  • 木兰舟:指一种轻便的小船,常用于江河上游行。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石城花雨”可理解为描绘江南春景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约903年-960年),字景升,号云鹤,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以其优美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是“花间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因离别故乡而思乡情切,表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喜迁莺·宿莺啼》是一首充满浓厚乡愁的词作。在这首词中,冯延巳通过描绘夜晚黄莺的啼叫和春天晨曦中的朦胧树影,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惆怅的氛围。开头即以“宿莺啼”引入,生动地展现了夜的静谧和思念的深重。接着的“乡梦断”更是将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呈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诉说着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失落。

在描绘具体景象时,诗人利用“残灯”和“朱栊”,展现出一种温馨而又冷清的场景,仿佛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接下来的“香已寒,灯已绝”,则流露出一种情感上的冷却与失落,暗示着一年之前的离别情景。

最后两句“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则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宿莺啼:夜晚黄莺的啼叫,带来寂静的夜的气氛。
  2. 乡梦断:梦中对故乡的思念已无,表达了对故乡的惋惜。
  3. 春树晓朦胧:春天的树木在清晨显得模糊,增添了神秘感和思乡情绪。
  4. 残灯吹烬闭朱栊:残留的灯光被风吹灭,窗户紧闭,象征着孤独。
  5. 人语隔屏风:窗外有人在说话,但隔着屏风,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6. 香已寒,灯已绝:香气已冷,灯光已灭,传达出情感的冷淡。
  7. 忽忆去年离别:突然回忆起去年离别的情景,情感跃然纸上。
  8. 石城花雨倚江楼:描绘江楼旁石城的花瓣如雨般飘落,景美而情伤。
  9. 波上木兰舟:小船漂浮在波光上,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城花雨”,将花瓣比作雨,生动形象。
  • 拟人:如“香已寒”,使香气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残灯吹烬,闭朱栊”,形成了对比与平衡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离别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离别情景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
  • :象征温暖与陪伴,亦可代表孤独的消逝。
  • :象征着美好回忆与情感的浓烈。
  • 江楼:象征着高处的思考与对往昔的眷恋。
  • 木兰舟:象征着轻快与自由,也暗含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宿莺啼”意指:
    A. 白天的鸟鸣
    B. 夜晚的黄莺啼叫
    C. 春天的花开

  2. “香已寒,灯已绝”表现的是:
    A. 温暖的回忆
    B. 情感的冷淡
    C. 美好的未来

  3. “石城花雨”中的“花雨”象征: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的伤感
    C. 美好回忆的飘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往昔的追忆。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冯延巳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均表现了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但风格上,冯延巳更为细腻含蓄,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与感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全宋词》
  • 《五代十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