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二十侍郎》

时间: 2025-01-01 14:00:48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

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笋老兰长花渐稀,
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
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
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
醉未如泥莫道归。

白话文翻译:

竹笋已老,兰花渐长,花朵也越来越稀少。衰老的我与老友相对而坐,惜别这短暂的芳华。残留的黄莺在雨中懒惰地不愿鸣啭,飘落的柳絮在无风的环境中凝滞不飞。我们行走在野外,掇拾嫩芽充作野食,坐下时,牵着藤蔓,衣服挂上了朝露。十年分离,今天再次共饮,醉得如泥般无知,莫再提及归去之事。

注释:

  • :竹笋,竹子的嫩芽。
  • :兰花,一种香花,象征高洁。
  • 衰翁:衰老的老人,指诗人自己。
  • 芳菲:花香和美丽的春天。
  • 残莺:未完全离去的黄莺。
  • 著雨:沾湿在雨中。
  • :采摘、采集。
  • 萝蔓:藤蔓植物。
  • 朝衣:指早晨穿的衣服。
  • 醉未如泥:醉得像泥一样,形容醉得很沉。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古代文人对时光流逝和友谊的珍惜有着深厚的联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人事的变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好友李二十侍郎重逢之际,二人曾有过十年的分离,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与珍惜。

诗歌鉴赏:

《酬李二十侍郎》是一首充满了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情的脆弱。开篇用“笋老兰长”描绘了生机渐渐消退的自然状态,象征着人的衰老与时光的无情。接下来的“衰翁相对惜芳菲”则传达出诗人与老友相聚时的感慨,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诗中“残莺著雨慵休啭”与“落絮无风凝不飞”相辅相成,既有自然的静谧,又蕴含着对生命的无奈与珍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与朋友一起回归自然的场景,掇拾木芽、坐牵萝蔓,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一切都在十年分离后重聚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珍贵,最后以“醉未如泥莫道归”收尾,表达了对醉酒时光的陶醉和对归去无虑的态度,营造出一种无忧无虑的氛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笋老兰长:描绘自然界的衰老与生长。
    • 花渐稀:花朵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衰翁相对惜芳菲:感叹人生短暂,珍惜与友人的相聚。
    • 残莺著雨慵休啭:描绘出一种懒惰与无奈的状态。
    • 落絮无风凝不飞:象征着生命的停滞。
    • 行掇木芽供野食:表现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坐牵萝蔓挂朝衣:细腻的生活场景描写。
    • 十年分手今同醉:强调重逢的珍贵。
    • 醉未如泥莫道归:表现出对当下快乐的无悔。
  •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残莺著雨”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莺情感,使之更具生动性;“掇木芽”与“牵萝蔓”的对仗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表达了对友谊的重视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竹笋与兰花:象征着生命的生长与衰老。
  • 黄莺与柳絮: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木芽与萝蔓:传达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笋老兰长”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时间的流逝
    c) 友情的珍贵

  2. “十年分手今同醉”中的“醉”指的是什么? a) 喝酒的状态
    b) 对友谊的沉醉
    c) 对生活的放纵

  3. 诗中“落絮无风凝不飞”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停滞与无奈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时间的流逝
  2. b) 对友谊的沉醉
  3. b) 生命的停滞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比较白居易的《酬李二十侍郎》与柳宗元的《江雪》,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白居易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温暖,而柳宗元则显得孤寂与冷清。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概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和内容,能够全面理解《酬李二十侍郎》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