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三
原文展示:
郑州跛男子,识者惟客师。
深沉有容量,不为同列知。
唾面戒其弟,俯世一何卑。
君看白水涧,沫额宣驽资。
白话文翻译:
这位跛脚的男子来自郑州,知道他的人只有过路的客人和老师。他的内心深沉而宽广,却不被同辈所理解。他用唾沫警戒自己的弟弟,俯视世俗是多么卑微。你看那白水涧,水面上的泡沫映衬着他的才华。
注释:
- 郑州:指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城市,这里提到的男子可能代表一个特定的人物或象征。
- 跛男子:指的是一个残疾人,可能象征着社会的边缘人。
- 客师:指的是过路的旅客和老师,代表少数能够理解他的人。
- 唾面戒其弟:以唾沫警戒弟弟,暗示他对弟弟的教导。
- 俯世一何卑:形容对世俗的鄙视和不屑。
- 白水涧:自然景观,可能象征着纯净和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伯恭,号天池,浙江人。其诗风独特,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杨维桢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览古》系列诗歌是杨维桢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元代末期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这首诗以跛男子为引,表现出对社会边缘人的同情,以及对人性深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郑州的跛男子为主角,通过对其身份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的深沉与宽广。诗开头的“郑州跛男子”,直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一个特定的个体,这种描写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同情。随后的“识者惟客师”,则揭示出这个人物不仅是外表的残疾,更是内心的孤独,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他。
“深沉有容量,不为同列知”进一步表达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深沉与宽广并不被同辈所理解,这种孤独感在后面的句子中得以延续。接下来的“唾面戒其弟,俯世一何卑”则显现出他对世俗的蔑视和对亲人的警示,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社会的不屑,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思考。
最后一句“君看白水涧,沫额宣驽资”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暗示了这个跛男子的潜在才华,尽管社会未能给予他应有的认可,但他仍然在那些纯净的水流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仿佛在告诉世人:即便被忽视,也要勇敢地做自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郑州跛男子:设定了主要人物,暗示他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 识者惟客师:对他的理解者仅限于过路人和老师,表现孤独。
- 深沉有容量:强调他的内心深邃,富有智慧和包容。
- 不为同列知:同辈人无法理解他,体现了社会的无知。
- 唾面戒其弟:以唾沫为警示,说明他对弟弟的教导与关心。
- 俯世一何卑:表达他对世俗生活的看不起,体现出一种高傲。
- 君看白水涧:引导读者观察自然,暗含哲理。
- 沫额宣驽资:水面泡沫象征着他未被发现的才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跛男子比喻为被忽视的天才,表达内心的丰富。
- 对仗:通过整齐的句式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隐喻:白水涧象征着清澈的内心与未被认可的才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了对被边缘化人物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人性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心情。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跛男子:象征被社会边缘化的人,承载着对弱者的同情。
- 白水涧:象征自然的纯洁与力量,暗示着内心的坚韧。
- 唾沫:警戒与教导的象征,体现出亲情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跛男子”象征着什么? A. 社会精英
B. 被边缘化的人
C. 外来的旅客 -
诗中提到的“白水涧”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纯净
B. 社会的喧嚣
C. 个人的孤独 -
作者对跛男子的态度是? A. 同情
B. 蔑视
C. 忽视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 《春望》 杜甫: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对比:
对比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三》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出深邃的内心世界,但杨维桢更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