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时间: 2025-01-19 17:50:10

西湖风景开图画,墨客骚人入咏嗟。

扇底龙鱼吹日影,镜中莺燕老年华。

苏堤物换前朝柳,葛岭人耕故相家。

今日消沉一杯水,两峰长照夕阳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湖风景开图画,
墨客骚人入咏嗟。
扇底龙鱼吹日影,
镜中莺燕老年华。
苏堤物换前朝柳,
葛岭人耕故相家。
今日消沉一杯水,
两峰长照夕阳斜。

白话文翻译:

西湖的风景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
文人墨客纷纷吟咏感叹。
扇子底下的龙鱼映出日影,
镜子里莺鸟飞舞却已是老去的年华。
苏堤上的景物已换成了新的柳树,
葛岭上的人们仍在耕作着故乡的田地。
今天我感到消沉,只能喝一杯水,
两座山峰长时间地映照着斜斜的夕阳。

注释:

  • 墨客骚人:指文人和爱好诗词的人。
  • 扇底龙鱼:扇子下的影像,龙鱼象征着吉祥。
  • 老年华:指时光的流逝,青春已逝。
  • 苏堤:指西湖的苏堤,著名的景点。
  • 葛岭:西湖周边的一座山,象征着人们的耕作与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字景山,号晴川,元代诗人,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西湖》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西湖作为历史悠久的名胜,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成为他们吟咏抒怀的地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湖》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首句“西湖风景开图画”描绘出西湖如同画卷般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引出文人墨客对风景的吟咏。在描写西湖的美丽之后,诗人通过“扇底龙鱼吹日影”和“镜中莺燕老年华”两个意象,深刻地传达了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展现了青春的短暂和美好的悼念。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苏堤物换前朝柳”和“葛岭人耕故相家”,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传达出历史的变迁与人们生活的延续。最后两句以“今日消沉一杯水”收束,凸显了诗人的感伤与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象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湖风景开图画:西湖的景色如同展开的画卷,形象生动。
  2. 墨客骚人入咏嗟:文人和骚客纷纷吟咏,表达对美景的赞美与感叹。
  3. 扇底龙鱼吹日影:扇子底下的影子,龙鱼映出日光,生动描绘了夏日的氛围。
  4. 镜中莺燕老年华:镜子中映出的小鸟,象征青春已逝,表达对光阴的惋惜。
  5. 苏堤物换前朝柳:苏堤的景物已换成新的柳树,暗示着时代的变迁。
  6. 葛岭人耕故相家:葛岭上的农人仍在耕作,传达出生活的延续。
  7. 今日消沉一杯水:表达诗人的消沉与无奈。
  8. 两峰长照夕阳斜:夕阳映照在两座山峰上,表现宁静与美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比作画卷,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增添了情感色彩。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生活的延续,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 扇底龙鱼:象征吉祥和美好。
  • 莺燕:象征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苏堤: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 葛岭:象征着人们的勤劳与生活的持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什么?

    • A. 自然美
    • B. 战争
    • C. 经济繁荣
    • D. 人际关系
  2. 诗中“扇底龙鱼吹日影”中的“龙鱼”象征着什么?

    • A. 历史
    • B. 吉祥
    • C. 忍耐
    • D. 繁荣
  3. 诗中提到的“今日消沉一杯水”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消沉
    • D. 希望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维桢的《西湖》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对比,前者着重描绘西湖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感,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情感与哲理的融合。两个作品都体现了对西湖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的历史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