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园
作者: 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园。
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
白话文翻译:
在仲夏时节,河水流淌得很宽广,清晨我走向小园。
碧绿的溪水轻轻摇动,船只在宽阔的水面上滑行,红色的果实挂满了繁茂的枝头。
起初这里江山宁静,后来却要提防市井的喧闹。
菜畦环绕着茅草屋,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足以让我享受丰盛的餐食。
注释:
- 仲夏:指夏季的中间时期,通常是指农历的五月、六月。
- 清晨:指早上,清新的时光。
- 碧溪:形容清澈的溪水。
- 朱果:指红色的果实,如樱桃、红果等。
- 江山:指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
- 市井:指市集和街道,代表喧闹的城市生活。
- 畦蔬:指菜畦,围绕着种植蔬菜的地方。
- 茅屋:用茅草搭成的房屋,形容简朴的居所。
- 盘餐:指用餐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宁静与自给自足的情景,反映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常常反映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园》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其生活困苦、流亡漂泊之际。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他对安定、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园》通过对仲夏小园的描写,体现了杜甫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市井喧嚣的隐忧。开篇以“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园”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早晨。接着以“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描绘了小园的自然景观,溪水宽广,果实丰硕,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然而,诗人却以“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将宁静与喧嚣对比,传达出他对自然安宁的珍视及对繁华市井生活的警惕。这种情感的转折,增强了诗歌的深度,使人感受到在美好的自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以“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结尾,展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简单、朴素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世喧嚣的思考,展示了杜甫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夏流多水:仲夏时节,河流充盈,给人以丰盈的感觉。
- 清晨向小园:清晨的时光,诗人向着小园走去,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
- 碧溪摇艇阔:溪水清澈,宽阔的水面上漂浮着小船,描绘出一幅悠闲的景象。
- 朱果烂枝繁:红色的果实挂满了繁茂的树枝,象征着丰收与富足。
- 始为江山静:刚开始这里的环境是宁静的,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终防市井喧:后来却要提防市井的喧嚣,表现了对繁华生活的警惕与忧虑。
- 畦蔬绕茅屋:菜畦环绕着茅草屋,突显了田园生活的自给自足。
- 自足媚盘餐:这种生活方式足以让诗人满意,享受丰盛的餐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结合,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并列,层层递进,展示出丰富的自然景观。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杜甫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市井喧哗的警惕,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园:代表自然与宁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 碧溪:象征清澈与悠闲,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朱果:象征丰收与富足,暗示着美好生活的希望。
- 茅屋:象征朴素的生活,体现了诗人的自足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出现? A. 流星
B. 碧溪
C. 白云
D. 雪花 -
杜甫在诗中对市井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警惕
C. 忽视
D. 赞美 -
诗中“朱果烂枝繁”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果实稀少
B. 自然的丰盈
C. 果实腐烂
D. 生活的贫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与杜甫的《园》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但王维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在宁静中夹杂着对市井生活的忧虑,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论杜甫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