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夜叉婆》
时间: 2025-01-04 08:21:41意思解释
满庭芳 夜叉婆
原文展示
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巧言令色柔和。
暗藏机狡,名唤夜叉婆。
面善心乖性恶,纤纤指鹰爪无过。
夸体段,取人性命,入夜骋喽罗。
遇师方省觉,要逃业障,须避冤魔。
纵水云游历,远离巢窝。
急急完全神气,累功行岂敢蹉跎。
酬心愿,劝人修炼,功到洞仙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貌美而心狠的女子,她化妆得极为妩媚,却暗藏狡诈的本性。她被称为“夜叉婆”,虽然外表看似温柔善良,实则内心险恶,指如鹰爪,手段狠辣。她以华丽的外表和巧妙的言辞来迷惑他人,伺机而动,进而夺取他人性命。只有在遇到师长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想要逃避因果关系,避免冤屈与恶魔的纠缠。诗中强调远离这种女子的巢穴,要努力修炼,积累功德,才能最终实现心愿,达到洞仙的境界。
注释
- 扑粉施朱:用粉扑在脸上,朱红色涂抹在嘴唇上,形容女子化妆。
- 画眉补鬓:描眉画眼,修饰发型,进一步强调女子的妩媚。
- 夜叉婆:在佛教中,夜叉是种凶恶的妖怪,这里指代心肠险恶的人。
- 纤纤指鹰爪:细长的手指如同鹰爪,形容其手段毒辣。
- 业障:指前世或今生所积累的罪业或障碍。
- 冤魔:冤屈和邪魔,指代不幸与邪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诗人及道士,其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和人生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夜叉婆”来反映当时社会中某些女性的复杂性格,以及人们对美与恶的思考。
诗歌鉴赏
《满庭芳 夜叉婆》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貌美而心狠的女子形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对美丽外表的警惕与对内心险恶的揭露。开头的“扑粉施朱,画眉补鬓”一方面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她的虚情假意,正如“巧言令色柔和”所传达的那样,外表的温柔掩盖了内心的阴暗。全诗以“夜叉婆”这一形象为线索,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提醒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不要忽略内心的真实。
诗中强调了自我修炼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诱惑与险恶时,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功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解脱。这一思想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修行的重视,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巧言令色柔和。
- 描述女子的妆容和言辞,外表美丽却隐含狡诈。
-
暗藏机狡,名唤夜叉婆。
- 暗示女子的真实本性,称其为“夜叉婆”,形象生动。
-
面善心乖性恶,纤纤指鹰爪无过。
- 进一步揭示其外表与内心的反差,强调她的狠毒。
-
夸体段,取人性命,入夜骋喽罗。
- 通过夸张手法表现其夺人性命的手段。
-
遇师方省觉,要逃业障,须避冤魔。
- 提示在遇到明师后才会意识到自身的问题,逃避恶因。
-
纵水云游历,远离巢窝。
- 表达了远离危险的决心,追求自由与解脱。
-
急急完全神气,累功行岂敢蹉跎。
- 强调努力修炼的重要性,不可浪费光阴。
-
酬心愿,劝人修炼,功到洞仙歌。
- 诗的结尾呼唤大家修炼,以实现理想与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夜叉”,凸显其危险性。
- 对仗:如“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形容女子指如鹰爪,强调其狠毒手段。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世人,外表的美丽可能掩盖内心的险恶,呼吁人们要透过表象去看清事物的本质。同时强调自我修炼与努力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避开生活中的种种陷阱,实现真正的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叉婆:象征表面美丽、内心险恶的女性形象。
- 扑粉施朱:象征妆容和虚伪。
- 纤纤指鹰爪:象征狠毒与狡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夜叉婆”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善良的女性
- B. 心狠手辣的女子
- C. 忍耐的贤者
- D. 纯洁的少女
-
诗中提到要远离什么?
- A. 美丽的外表
- B. 自我修炼
- C. 巢窝
- D. 书本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描绘风景与人情,反映个人内心的追求。
- 《月夜忆舍弟》:通过思念亲人传达情感,关注人际关系。
这两首诗在题材上与《满庭芳 夜叉婆》有相似之处,均涉及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