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衣乌帽老沧浪,
留客开樽食有鲂。
欸乃一声山月白,
不知身世在羲皇。
白话文翻译:
一位身穿短衣、戴着黑帽的老人坐在沧浪江边,邀请客人共饮美酒,桌上有鲜美的鲂鱼。悠扬的歌声在月光下回荡,不禁让人感到迷惘,不知自己身世的渊源。
注释:
- 短衣:指简单的衣服,象征着渔夫的生活朴素。
- 乌帽:黑色的帽子,是渔民常见的装束。
- 沧浪:指沧浪江,代表自然的清幽之地。
- 鲂:一种鱼,象征着美味的食物。
- 欸乃:这里指渔夫的号子,表示渔船摇晃时的声音。
- 羲皇: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象征着古老的历史和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彬,明代诗人,生活在南宋至明初的过渡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渔民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渔隐绝句》创作于沈彬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渔夫生活,象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理想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诗歌鉴赏:
《渔隐绝句》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身穿短衣、戴黑帽的老人,他坐在沧浪江边,生动地展现出渔夫的日常生活。随着“留客开樽食有鲂”的描写,诗人以一种亲切的语气邀请客人共饮,增添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欸乃一声山月白”这一句通过音乐的意象,将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悠扬的歌声在月光下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使人沉醉其中。最后一句“不知身世在羲皇”则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超然态度,令人产生共鸣。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也反映出对自我身份和历史渊源的思考。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领悟更深的哲理,体现了沈彬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衣乌帽老沧浪:这句描绘了渔夫的形象,强调了他的朴实与自然的结合。
- 留客开樽食有鲂:展现了渔夫的热情好客以及渔获的美味。
- 欸乃一声山月白:用音乐和光影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然的意境。
- 不知身世在羲皇:引发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思,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迷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短衣乌帽”与“留客开樽”,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意象:月光、鲂鱼、渔夫等意象,交织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音乐性:通过“欸乃”传达出渔舟唱晚的乐趣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渔夫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浪: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鲂:代表生活的丰盈与美好。
- 山月:寓意静谧与美丽的时光。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短衣乌帽”描绘了什么样的形象? A. 书生
B. 渔夫
C. 商人 -
“欸乃一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鸟鸣
C. 渔舟唱晚的声音 -
诗中提到的“羲皇”象征什么? A. 自然
B. 历史与身份
C. 财富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沈彬与王维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沈彬更侧重于描绘渔民生活的细节,王维则更注重哲理与情感的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彬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