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3:5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苦战沙门卧箭痕,
戍楼闲上望星文。
生希国泽分偏将,
死夺河源荅圣君。
鸢觑败兵眠白草,
马惊边鬼哭阴云。
功多地远无人纪,
汉阁笙歌日又曛。
白话文翻译:
在苦战的沙场上,战士们卧倒,身上布满箭伤;
戍楼上,我闲来无事,仰望天上的星星。
生前渴望国家的恩泽,却偏偏被分封给了将领;
死后夺取河流的源头,来报答圣明的君主。
鹰隼在高空盘旋,俯视着败兵在白草上沉睡;
马匹受到惊吓,边疆的鬼魂在阴云下悲鸣。
我所付出的功劳多,然而这遥远的地方无人纪录;
汉朝的阁楼传来笙歌声,天色又渐渐暗淡。
注释:
- 沙门:指战士,沙场上作战的人。
- 箭痕:身上的箭伤,象征着战斗的痛苦。
- 戍楼:边防的塔楼,负责守卫和观察。
- 国泽:国家的恩泽和利益。
- 河源:指河流的源头,象征着土地的得失。
- 鸢:指鹰、隼等猛禽,象征着战争和死亡的威胁。
- 白草:象征着战场上无辜的受害者。
- 边鬼:指边疆死去的士兵的魂灵。
- 汉阁:汉朝的宫殿,象征着繁华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彬,唐代诗人,以诗歌抒发边塞生活和战争之苦而著称。其诗风格豪放且沉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边塞,表现了在战场上士兵们的苦楚与哀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诗人通过个人的战斗经历,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思考。
诗歌鉴赏:
《入塞二首 其二》是一首关于战争与生命哲学的诗。沈彬在诗中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场的悲惨景象,同时抒发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苦战沙门”和“卧箭痕”,诗人直观地展示了士兵们所经历的苦难,箭伤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戍楼的闲适与星空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战士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生与死的对比,表达了士兵对国家的渴望及其结果的讽刺。生前希望得到国泽,死后却为圣君夺取河源,反映出士兵的牺牲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中间的“鸢觑败兵”描绘出战斗的惨烈,鹰隼的俯视象征着死亡的威胁,而“马惊边鬼”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阴云笼罩下的阴郁与恐惧。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的功劳无人记载,暗示了战士们的付出与牺牲常常被社会遗忘,汉阁的笙歌显示了统治者的繁华与士兵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无比惋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勾勒出边塞战士的苦难与对国家的忠诚,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苦战沙门卧箭痕:描绘战士在艰苦的战斗后,受伤卧倒的情景,表现了战斗的残酷。
- 戍楼闲上望星文:在战斗之余,战士无所事事,抬头仰望星空,表现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生希国泽分偏将:生前渴望得到国家的恩泽,却被将领所分配,反映出士兵的无奈与辛酸。
- 死夺河源荅圣君:死后为了圣明的君主而争夺河源,表现了士兵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 鸢觑败兵眠白草:鹰隼在空中俯视着败兵沉睡在白草上,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威胁。
- 马惊边鬼哭阴云:马匹受到惊吓,边疆的鬼魂在哭泣,表现出战场的阴郁与恐怖。
- 功多地远无人纪:战士的功劳虽多,却无人记载,感叹士兵的牺牲常被遗忘。
- 汉阁笙歌日又曛:汉朝的繁华与士兵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士兵的伤痛与战斗直接联系,通过“箭痕”表现战争的残酷。
- 拟人:马匹受到惊吓,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战场的恐怖感。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士兵的忠诚与牺牲,以及对国家的渴望与无奈,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场:象征着战争与斗争。
- 箭痕:象征着痛苦与牺牲。
- 星文:代表着希望与梦想。
- 河源:象征着土地与财富。
- 白草:象征着无辜与死亡。
- 阴云:象征着恐怖与压抑。
这些意象的组合,展示了战士在生与死之间的挣扎,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苦战沙门卧箭痕”意指什么?
A. 战士的痛苦
B. 沙场的宁静
C. 星星的闪烁
D. 伤员的安慰 -
诗中提到的“鸢”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猛禽
C. 一种兵器
D. 一种音乐 -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个人的理想
C. 战争的悲惨与忠诚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塞下曲》
诗词对比: 在高适的《塞下曲》中,同样表现了边塞的生活与士兵的情感,但更侧重于豪情壮志与个人的使命感,而沈彬的《入塞二首 其二》则更为悲怆,强调战争对生命的摧残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相似,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沈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