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时间: 2025-01-19 12:22:13

包中香黍分边角。

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

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

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

葵蒿三四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白话文翻译:

包里香甜的黍米被分割成小块,彩色丝线剪成绳索相交织。酒樽和祭品上漂浮着菖蒲,年年到五月初的节日。主人对我的恩义深重,面对美丽的景色我愉悦欢笑。何时我能去山中游玩,那里盛开着三四朵葵花和蒿草。

注释:

  • :一种粮食作物,通常指黍米,香甜可口。
  • 樽俎:樽是酒器,俎是祭祀用的器具,泛指饮食。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端午节的习俗,象征避邪。
  • 五月初:指的是农历五月初,通常是端午节。
  • 葵蒿:指的是向日葵和蒿草,常见于田野,寓意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义,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概是在端午节前后创作,表达了对节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词中提到的食物、节日习俗以及对主人恩义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传统习俗。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及其蕴含的情感。开头以“包中香黍分边角”引入,既传达了节日的气氛,又通过香黍的细腻描写,勾起人们对美食的向往。接着“彩丝剪就交绒索”,用色彩丰富的丝线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欢快,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交融的情感。

诗中“樽俎泛菖蒲”一句,传达了节日的传统习俗,菖蒲在中国文化中是驱邪避祟的象征,显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主人恩义重”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恩与珍惜。最后以“何日玩山家”结尾,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渴望逃离尘世的繁杂,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愿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节日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对自然的向往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包中香黍分边角:描绘节日包裹中的美食,唤起节日的味道。
  2. 彩丝剪就交绒索:象征节日的热闹,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
  3. 樽俎泛菖蒲:提到传统习俗,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4. 年年五月初:强调节日的周期性与传统文化的延续。
  5. 主人恩义重:表达对主人的感激,体现人间情感的珍贵。
  6. 对景承欢宠:面对美景,心中愉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7. 何日玩山家: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8. 葵蒿三四花:结尾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香黍、彩丝等意象,传达节日的氛围。
  • 对仗:如“包中香黍”与“彩丝剪就”形成对称,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拟人:“对景承欢宠”赋予景色以情感,增强了主观感受。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对主人的感恩及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黍:象征着美好、团圆的节日气氛。
  • 彩丝:代表着节日的欢乐与热闹。
  • 菖蒲:传统文化中驱邪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安宁的追求。
  • 山家:代表自然与归隐的理想,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包中香黍”中的“香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粮食
    C. 一种花卉
    D. 一种饮品

  2. “樽俎泛菖蒲”中提到的“菖蒲”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财富
    B. 代表健康
    C. 驱邪避祟
    D. 代表爱情

  3.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战争
    B. 自然
    C. 财富
    D. 权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孤独的感受,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思考。
  • 杜甫《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