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归》

时间: 2025-01-06 13:44:24

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辽阳出发,远行万里,途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回程时车轮没有淹没在车辙中,身上沾满了雨雪。行路时感到日月似乎飞快地流逝,坐下休息时又感到路途漫长。只要不再征戍,心中的重压便会消散,仿佛暗淡的镜子重新焕发光彩。

注释:

  • 辽阳:古地名,今辽宁省辽阳市。
  • 淹辙:车辙被水淹没,意指行路艰难。
  • 重光:重焕光彩,恢复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在漫长征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常见于古代游子诗作中,与《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之情感相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安,号少游,生于今陕西。王建以其五言诗闻名,风格清新,常表达旅途中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远征归》创作于王建的征途之中,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因战乱而离乡背井的普遍现象。

诗歌鉴赏:

《远征归》是一首抒发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漫长旅途带来的疲惫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首句“万里发辽阳”直接交代了诗人的出发地与远行的距离,给人以辽远之感。接着“处处问家乡”,表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回程中的“回车不淹辙”则暗示了诗人尽管身处艰难,却始终保持着回归的决心。“雨雪满衣裳”描绘了旅途中遭遇的恶劣天气,进一步渲染了艰辛的旅途。在“行见日月疾”中,日月的流逝似乎加重了游子的焦虑,而“坐思道路长”则表现出对归途遥远的无奈。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表达了只要不再征戍,心中重压便会消散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王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发辽阳:从辽阳出发,强调了出发的遥远与艰辛。
  2. 处处问家乡:在旅途中不停地思念故乡,表现了游子的孤独感。
  3. 回车不淹辙:回程时的艰辛,暗示了旅途的不易。
  4. 雨雪满衣裳: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与困苦。
  5. 行见日月疾:走在路上,感到时间飞逝,心中焦虑。
  6. 坐思道路长:停下来后,感受到回家的路途漫长。
  7. 但令不征戍:只要不再征战,心中的重负便可释然。
  8. 暗镜生重光:比喻心境恢复明亮,暗示希望的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暗镜”比喻内心的焦虑与压抑。
  • 对仗:如“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战乱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辽阳:象征着游子的起点与故乡。
  • 雨雪: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困苦。
  • 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暗镜:象征着内心的压抑与希望的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从哪个地方出发?

    • A. 长安
    • B. 辽阳
    • C. 洛阳
  2. 诗中提到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 A. 晴天
    • B. 雨雪
    • C. 风沙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战争的悲惨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生命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王建的《远征归》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建更侧重于旅途的艰辛与思乡的深切,而李白则突出夜晚的孤独与静谧。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故乡情感的共通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