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炎暑纪梦》

时间: 2025-01-06 05:01:18

推枕迎来满意凉。

北窗睡足傲羲皇。

遥山似黛方凝望,轻梦如烟已半忘。

香漠漠,碧幢幢。

飞云携雨过荷塘。

斜晖荡漾胭脂水,无数风裳靓晚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炎暑纪梦》
作者: 张珍怀 〔近代〕

推枕迎来满意凉。
北窗睡足傲羲皇。
遥山似黛方凝望,
轻梦如烟已半忘。
香漠漠,碧幢幢。
飞云携雨过荷塘。
斜晖荡漾胭脂水,
无数风裳靓晚妆。


白话文翻译:

推开枕头,迎来一阵令人舒适的凉爽。
在北窗下安稳地睡足,尽情傲视炎热的阳光。
远处的山脉如黛色般静静凝视,
轻柔的梦境如烟雾般已经半忘。
芬芳弥漫,碧绿的幢幢如同雨中的荷塘。
飞云带着细雨飘过荷塘,
斜阳照耀在荡漾的水面上,
无数的衣裙映衬着晚妆,显得格外美丽。


注释:

  • 推枕:推开枕头,表示起床或换个姿势。
  • 羲皇:指的是太阳,羲皇是古代传说中的光明之神。
  • 遥山似黛:形容远山如同黛色,暗示山色的美丽。
  • 轻梦如烟:梦境轻柔如烟,形容梦的虚幻。
  • 香漠漠:香气弥漫,形容环境中的芬芳。
  • 碧幢幢:形容绿色的景象,可能指碧绿的荷叶或水波。
  • 斜晖荡漾:斜阳的余晖在水面上荡漾。
  • 胭脂水:形容水面如同胭脂般红润。

典故解析:

“羲皇”出自古代的神话传说,通常指的是阳光或光明的象征。其在诗中用以表现对阳光的轻视与逃避,突显出诗人对炎热夏日的讽刺与冷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珍怀,近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剧烈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炎热夏季,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梦境的怀念,体现出在炎热中对清凉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炎暑纪梦》是一首描绘夏日清凉与梦境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炎热的夏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推枕迎来满意凉”中,诗人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他不再受困于外界的炎热,而是选择在北窗下安然入睡,恣意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凉。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遥山似黛方凝望”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山色如黛,恰似诗人心境的映射。而“轻梦如烟已半忘”则让人感受到梦境的飘渺与虚幻,仿佛一切都在瞬息之间消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飞云携雨的场景,雨后荷塘的景色让人倍感清新,斜阳下荡漾的水面又为这一幅美景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最后以“无数风裳靓晚妆”结束,展现了夏日晚霞映衬下的女性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整首诗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推枕迎来满意凉:描绘诗人起床后的清爽感受,暗示他对炎热的反抗。
  2. 北窗睡足傲羲皇:在北窗下安睡,表现出对阳光的倨傲与不屑。
  3. 遥山似黛方凝望:远山如黛,描绘出静谧的自然景色。
  4. 轻梦如烟已半忘:梦境轻轻飘散,表达了对梦的淡忘与流逝。
  5. 香漠漠,碧幢幢:环境中的香气与景色交融,描绘出夏日的宁静。
  6. 飞云携雨过荷塘:意象丰富,描绘出雨后荷塘的生动场景。
  7. 斜晖荡漾胭脂水:夕阳照耀下的水面,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温柔。
  8. 无数风裳靓晚妆:晚霞映衬下的女性美,展示出生活的丰富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遥山似黛”比喻远山的颜色,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飞云携雨”,让自然现象富有情感。
  • 对仗:如“香漠漠,碧幢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赏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在炎热的夏日中找到一份清凉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舒适与宁静。
  • :自然的象征,代表稳定与永恒。
  • :象征虚幻与追求,反映内心的愿望。
  • :象征流动与生命,寓意美好与清新。
  • 晚妆:象征女性的美丽与生活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羲皇”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 D. 风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飞云携雨过__”。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错)

答案

  1. B
  2. 荷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宁静。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现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壮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鹧鸪天·炎暑纪梦》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前者更倾向于思乡之情,后者则聚焦于对夏日的享受与清凉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
  • 《近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