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06 04:23: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莫遣闲愁一旦消。凭伊伴度夜迢迢。
是谁扣户风敲竹,莫是回帆岸撼潮。
鸦树悄,鸭香蕉。那得珍珠慰寂寥。
教箫往事浑如梦,惆怅扬州廿四桥。
白话文翻译:
不要让闲愁在一瞬间消逝。依靠你伴我渡过漫长的夜晚。
是谁在敲门,风吹动竹子,难道是回帆在岸边震荡潮水?
乌鸦在树上静悄悄,鸭子在蕉园里游弋。
哪里能得到珍珠来安慰这孤寂?
让箫声中的往事如梦般飘散,惆怅中想起扬州的二十四桥。
注释:
- 莫遣:不要让。
- 闲愁:无所事事的愁苦。
- 凭伊:依靠你。
- 度夜迢迢:度过漫长的夜晚。
- 扣户:敲门。
- 风敲竹:风吹动竹子,声响如同敲门。
- 回帆:指小船的帆,回航的船只。
- 鸦树:乌鸦栖息的树。
- 鸭香蕉:指鸭子在蕉园中游弋。
- 珍珠:象征珍贵的情感或慰藉。
- 箫往事:古筝、箫声中的往事。
- 惆怅:忧伤、惆怅的感觉。
- 扬州廿四桥:扬州的名胜,象征美好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于江南,熟谙诗词,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其诗风雅致,常用典故,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鹧鸪天》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人对人生的思考之际。诗人可能在感情上受到挫折,抑或身处孤寂之中,因此在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歌。整首诗以“夜”和“孤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以“莫遣闲愁一旦消”引入,表达了对情感的依恋,似乎在强调即使是愁苦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着,诗人通过夜晚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漫长而孤独的氛围。
在“是谁扣户风敲竹”中,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风敲竹声的细腻描绘和船只的震荡,象征着内心情感的波动。接下来,鸦树与鸭香蕉的描写,则在寂静中透出一丝生动,似乎暗示着生命的延续。
最后两句“教箫往事浑如梦,惆怅扬州廿四桥”更加深化了主题,往事如梦,情感纠结,尤其提到扬州的二十四桥,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与惆怅。
整首诗情景交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遣闲愁一旦消:不要让这无所事事的愁苦瞬间消逝,隐含对情感的依赖。
- 凭伊伴度夜迢迢:希望有伴侣陪伴度过漫长的夜晚,强调孤独感。
- 是谁扣户风敲竹:夜晚的寂静中,疑惑声音的来源,增添神秘感。
- 莫是回帆岸撼潮:暗示可能是归来的船只在岸边震荡潮水,象征着变化与不安。
- 鸦树悄,鸭香蕉:描绘夜晚的生动与宁静,形成对比,象征生活的多样性。
- 那得珍珠慰寂寥:寻求珍贵的情感以安慰内心的孤独。
- 教箫往事浑如梦:箫声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感叹其如梦般的虚幻。
- 惆怅扬州廿四桥:扬州的名胜唤起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愈加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比作漫长的考验,体现了内心的孤独。
- 拟人:风敲竹声似乎在与人对话,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鸦树悄,鸭香蕉”,形成和谐的音律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同时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闲愁:象征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 夜:代表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风: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
- 竹:与诗意和宁静相关,常象征高洁。
- 鸭:生活的生动与现实的纠结。
- 珍珠:象征珍贵的情感或记忆。
- 扬州廿四桥:象征美好回忆与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闲愁”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
- B. 无所事事的愁苦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
“惆怅扬州廿四桥”中“扬州廿四桥”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美好的回忆
- C. 恋爱的甜蜜
答案:B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排比
- C. 夸张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鹧鸪天》均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索,但前者更侧重于兄弟情深,后者则强调情感的孤独和对往事的怀念。两者都展现了强烈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体现了唐宋及清代文人的共同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