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溟秀才西行
作者: 许浑 〔唐代〕
万里不辞劳,寒装叠缊袍。
停车山店雨,挂席海门涛。
鹰势暮偏急,鹤声秋更高。
知君北邙路,留剑泣黄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李溟秀才远行时的艰辛与情谊。全诗的意思是:
我愿意不辞千里之劳,穿着寒冷的衣服,叠着绵软的袍子。
在山间的客店停下车,外面正下着雨,帆席被挂在海门的波涛上。
鹰的飞翔在黄昏时显得特别急促,鹤的叫声在秋天愈加高亢。
我知道你要走北邙的路,留下剑在黄蒿中泪洒不尽。
注释:
- 万里不辞劳:意为不怕万里跋涉的辛苦。
- 寒装叠缊袍:指的是穿着厚重保暖的衣服。
- 停车山店雨:形容在山间的客店停下,外面下着雨。
- 挂席海门涛:指的是在海门的波涛上挂着帆席。
- 鹰势暮偏急:描绘鹰在傍晚飞得急促。
- 鹤声秋更高:鹤在秋天的鸣叫显得更加高亢。
- 北邙路:指通往北邙山的路,是古代著名的墓地。
- 泣黄蒿:在黄蒿中留下泪水,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字子敬,号孟涧,生于约公元790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许浑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李溟秀才西行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旅行的艰辛,深刻展现了离别时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送李溟秀才西行》以其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情感。首句“万里不辞劳”即开篇直入主题,强调了远行的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坚毅精神的钦佩。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呈现出送别时的情境——在雨中停留的山店,和海浪拍打的帆席,既描绘了旅行的艰辛,也烘托出离别的氛围。
中间两句“鹰势暮偏急,鹤声秋更高”则通过对鹰和鹤的描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迫切感。鹰的急速和鹤的高鸣,似乎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分别和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知君北邙路,留剑泣黄蒿”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忧虑与不舍,剑象征着理想与抱负,而黄蒿则带有一种苍凉的意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哀伤。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离别的惆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不辞劳:强调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与不畏。
- 寒装叠缊袍:展现旅行者为了抵御寒冷而穿着的衣物,传达出一种朴素的生活状态。
- 停车山店雨:描绘旅行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 挂席海门涛:通过海涛声描绘出一种离别的悲壮气氛。
- 鹰势暮偏急:象征着离别的迫切与时间的紧迫。
- 鹤声秋更高:表现出自然界中的孤独与高远,暗喻人情的脆弱。
- 知君北邙路:直接提到友人的去向,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离。
- 留剑泣黄蒿:以“剑”与“黄蒿”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剑”象征理想与抱负。
- 拟人:鹰与鹤的状态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存在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展现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体现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人际关系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象征着远行与艰辛。
- 寒装:代表了旅行中的苦寒与不易。
- 鹰:象征自由与追求。
- 鹤:象征高洁与孤独。
- 北邙路:暗示死亡与离别。
- 黄蒿:代表了生命的脆弱与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装叠缊袍”是为了什么? A. 避寒
B. 增加美观
C. 代表财富 -
“知君北邙路”中的“北邙”象征什么? A. 旅行的乐趣
B. 离别与死亡
C. 自由与希望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高兴
B. 伤感
C. 无所谓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描写离别的诗作,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 《春望》 by 杜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送李溟秀才西行》与《送友人》有相似的主题,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但许浑的表达更加细腻,通过自然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加奔放,情感直露。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适合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