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吴门初夏》
时间: 2025-01-04 07:39:5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木兰花慢 吴门初夏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原文展示:
怅哀弦罢抚,对流水,问归期。
奈蜃气浮天,腥埃匝地,谁护荷衣。
凄迷。乱烟落照,向吴台苦听夜乌啼。
一树新桐涨绿,半轮孤月扬辉。
支离。瘦影自相依。几处动荒鸡。
便为伊憔悴,惜花心事,祇有天知。
低徊。小窗短榻,礼空王梦逐片云飞。
医得众生无尽,休论芥子须弥。
白话文翻译:
我在怅惘中停止了琴声,面对着流水,询问何时能归去。
然而蜃气在天空浮动,腥风与尘埃弥散在大地,谁来保护那荷花的衣裳?
凄迷的情景中,烟雾与落日交融,我在吴台倾听夜晚乌鸦的哀鸣。
一棵新梧树发出绿色的芽,一轮孤月高悬,洒下微光。
孤独的影子自相依偎,几处传来荒鸡的叫声。
为了她,我变得憔悴,心中对花的惋惜,只有天知道。
我在小窗前徘徊,短榻上,空礼王梦,片片云彩随风而飞。
医治众生的痛苦是无尽的,何必再谈小小的芥子与须弥山?
注释:
- 怅哀:形容因无法实现愿望而感到忧伤。
- 蜃气:传说中的海市蜃楼,指虚幻的景象。
- 腥埃:腥臭的尘埃,形容环境的恶劣。
- 吴台:指吴地,古代指今江苏一带,夜乌啼指夜晚的乌鸦叫声。
- 支离:形容残破、散乱的状态。
- 憔悴:形容因思念或忧愁而显得消瘦疲惫。
- 芥子须弥:比喻微小的事物与宏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82-1942),字明德,号秋水,江苏人,近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古典诗词创作,作品充满了对故乡和自然的眷恋,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 吴门初夏》创作于吴门初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受,以及对生命无常与情感纠葛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初夏的吴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考。开篇以“怅哀弦罢抚”引入,直接表达了因心中情感而停止弹琴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无奈与失落。随后提到“蜃气浮天”,将现实与幻境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归期的渴望与无奈。环境的描写如“腥埃匝地”则进一步渲染了失落的气氛。
中间部分的“凄迷”、“乱烟落照”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又美丽的黄昏,夜乌啼声的加入使得场景更加凄凉。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传达自己的情感,月光与新梧树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结尾处,诗人自我反省,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提出“医得众生无尽,休论芥子须弥”,意在强调生命的深刻与复杂,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而又豁达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怅哀弦罢抚:停下琴声,心中感到怅惘与哀伤。
- 对流水,问归期:面对流逝的时间,询问何时能够归来,表现出对归属的渴望。
- 奈蜃气浮天:面对虚幻的景象,感到无奈。
- 腥埃匝地,谁护荷衣:环境的恶劣,让人心生疑问,谁来保护那美丽的荷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蜃气比喻虚幻的事物。
- 拟人:将心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现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低徊”和“短榻”,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在忧伤与豁达之间交织。
意象分析: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乌鸦:代表哀伤与孤独。
- 新桐与孤月: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孤独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蜃气”指的是什么? A. 海市蜃楼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天气现象
D. 一种鸟类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与思考
C. 喜悦
D. 愤怒 -
“低徊”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快乐
B. 迷茫与徘徊
C. 忧伤与思念
D. 轻松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木兰花慢 吴门初夏》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但《木兰花慢》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静夜思》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龙榆生诗文集》
- 《近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