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园》

时间: 2024-12-29 20:01:38

辇道山楼直,宫园水殿低。

碧荷春槛出,红药晚阶齐。

钓石蛟龙隐,歌台鸟雀啼。

翠华当日幸,花木五云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辇道山楼直,宫园水殿低。
碧荷春槛出,红药晚阶齐。
钓石蛟龙隐,歌台鸟雀啼。
翠华当日幸,花木五云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园林景象:宽阔的辇道上,山楼直立,宫殿低矮而静谧。春天的碧绿荷叶从栏杆中探出,晚上的红色花朵在阶梯旁齐整地开放。隐于钓石之处的蛟龙难以察觉,歌台上鸟儿欢快地鸣啼。曾经的幸福时光,如今花木与五彩云雾交织在一起,令人迷醉。

注释:

  • 辇道:指供皇帝出行的道路,通常修建得非常宽阔和笔直。
  • 山楼:指高耸的楼阁,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 宫园:皇宫的花园,通常景色优美。
  • 碧荷:池塘中的绿色荷花,象征生机和活力。
  • 红药:指红色的花朵,这里可能指的是晚间盛开的花卉。
  • 钓石:可能指一种自然的岩石景观。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寓意隐秘或神秘的存在。
  • 翠华:可能指盛开的花木或美好的日子。
  • 五云:五彩缤纷的云彩,象征美丽和梦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汝骥,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作品多展现出恬淡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芭蕉园》创作于明代,那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们在自然中寻求灵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美丽园林,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芭蕉园》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自然园林景观。诗的开头部分,通过“辇道山楼直,宫园水殿低”两句,构建出一种宏伟与宁静并存的空间感,暗示着权力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后,诗人用“碧荷春槛出,红药晚阶齐”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晚秋的优雅,展现了四季轮转中的美好景象。接下来,“钓石蛟龙隐,歌台鸟雀啼”的描写,则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的灵动与生命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机的交融。

最后两句“翠华当日幸,花木五云迷”,则通过“翠华”与“花木”的呼应,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升华至情感的高潮。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淌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诗意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辇道山楼直:描绘了宽阔的道路和高耸的楼阁,显示出皇家气派。
  2. 宫园水殿低:宫殿低矮,给人宁静的感觉,展现出园林的优雅。
  3. 碧荷春槛出:春天的荷花从栏杆中探出,象征着生机。
  4. 红药晚阶齐:晚上的花朵齐整而美丽,渲染了温馨的气氛。
  5. 钓石蛟龙隐:钓石处隐匿的蛟龙,象征着神秘。
  6. 歌台鸟雀啼:歌台上鸟儿欢唱,表现了生动的自然。
  7. 翠华当日幸:美好的日子如同翠华,令人怀念。
  8. 花木五云迷:花木与五彩的云雾交织,形成迷人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辇道山楼直,宫园水殿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如“碧荷”、“红药”、“蛟龙”等,营造出优美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辇道:权力与尊贵。
  • 山楼:高远与理想。
  • 碧荷:生机与青春。
  • 红药:美丽与温暖。
  • 蛟龙:神秘与隐秘。
  • 歌台:欢愉与生活的乐趣。
  • 翠华:美好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辇道山楼直”中“辇道”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小路
    • B. 供皇帝出行的道路
    • C. 一条河流
    • D. 一座山
  2. 诗中提到的“碧荷”代表了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炎热
    • D. 冬天的寒冷
  3. “歌台鸟雀啼”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悲伤
    • B. 欢快
    • C. 寂静
    • D. 思念

答案:

  1. B. 供皇帝出行的道路
  2. B. 春天的生机
  3. B. 欢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芭蕉园》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多展现山水的壮丽,后者则侧重于园林的宁静与优雅,二者各具特色,体现出不同的自然观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