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时间: 2024-09-19 21:38: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 黄滔 〔唐代〕
才年七岁便从师,犹说辞家学佛迟。 新劚松萝还不住,爱寻云水拟何之。 孤溪雪满维舟夜,叠嶂猿啼过寺时。 鸟道泷湫悉行后,岂将翻译负心期。
白话文翻译:
一个七岁就开始跟随师父学习的孩子,还觉得自己离家学佛太晚。 他刚砍下松萝,却不停下来,喜欢寻找云水的方向,不知道要去哪里。 在孤寂的溪边,雪覆盖了夜晚,他的船系在那里;在层峦叠嶂中,猿猴的啼叫穿过寺庙的时候。 他走过了险峻的山路和深潭,难道会因为翻译而辜负了心中的期待吗?
注释:
- 才年七岁便从师:指诗中的僧人从小就出家学佛。
- 犹说辞家学佛迟:仍然觉得自己离家学佛的时间晚了。
- 新劚松萝:新近砍下的松萝,指僧人行脚的痕迹。
- 爱寻云水:喜欢游历山水之间。
- 孤溪雪满维舟夜:孤独的溪边,雪覆盖了夜晚,船系在那里。
- 叠嶂猿啼过寺时:层島叠嶂中,猿猴的啼叫穿过寺庙的时候。
- 鸟道泷湫悉行后:走过了险峻的山路和深潭。
- 岂将翻译负心期:难道会因为翻译而辜负了心中的期待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景物和僧侣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僧人,他从小就出家,对学佛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执着。诗中通过描绘僧人的行脚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的修行之路和对佛法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轻僧人的修行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中,“才年七岁便从师”一句,突出了僧人从小就对佛法的虔诚和执着。而“爱寻云水拟何之”则表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孤溪雪满维舟夜”和“叠嶂猿啼过寺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反映了僧人在修行路上的孤独和坚韧。最后,“岂将翻译负心期”一句,表达了他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和对翻译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佛法和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才年七岁便从师:这句话表明僧人从小就出家,对佛法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执着。
- 犹说辞家学佛迟:僧人仍然觉得自己离家学佛的时间晚了,显示出他对学佛的迫切心情。
- 新劚松萝还不住:僧人刚砍下松萝,却不停下来,暗示他行脚的忙碌和不停歇。
- 爱寻云水拟何之:僧人喜欢游历山水之间,不知道要去哪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 孤溪雪满维舟夜:孤独的溪边,雪覆盖了夜晚,船系在那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
- 叠嶂猿啼过寺时:层島叠嶂中,猿猴的啼叫穿过寺庙的时候,增加了诗的生动感和动态美。
- 鸟道泷湫悉行后:僧人走过了险峻的山路和深潭,展现了他的坚韧和勇气。
- 岂将翻译负心期:僧人表达了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和对翻译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叠嶂猿啼过寺时”中的猿啼,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孤溪雪满维舟夜,叠嶂猿啼过寺时”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僧人对佛法和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在修行路上的孤独和坚韧。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他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和对翻译工作的重视。
意象分析:
- 松萝:象征僧人的行脚生活。
- 云水:象征僧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 孤溪雪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
- 叠嶂猿啼:增加了诗的生动感和动态美。
- 鸟道泷湫:展现了僧人的坚韧和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僧人几岁开始从师? A. 五岁 B. 七岁 C. 九岁 D. 十岁
-
诗中僧人喜欢做什么? A. 砍松萝 B. 寻找云水 C. 翻译佛经 D. 听猿啼
-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僧人在夜晚的孤独情景? A. 新劚松萝还不住 B. 爱寻云水拟何之 C. 孤溪雪满维舟夜 D. 叠嶂猿啼过寺时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僧人的生活和自然山水的美。
- 寒山的《寒山诗》: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黄滔的《送僧》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僧人的生活,但黄滔的诗更注重表达僧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法的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描绘自然山水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僧诗选》:收录了多位僧人的诗作,可以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