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宿松杨明府》
时间: 2025-01-08 23:07: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宿松杨明府 黄滔 〔唐代〕 溪上家家礼乐新,始知为政异常伦。 若非似水清无底,争得如冰凛拂人。 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宦游兼得逍遥趣,休忆三吴旧钓津。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家家户户都在举行新的礼乐活动,这才知道杨明府治理政事与众不同。 如果不是像水一样清澈无底,怎能像冰一样冷冽地影响着人们。 月下的狖声与琴音交织,显得有些悲咽,烟雾缭绕的村庄与柳枝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在官场游历的同时也能享受逍遥的乐趣,不必再怀念三吴旧时的钓鱼之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礼乐新:指新的礼乐活动,可能指杨明府推行的新政或新风俗。
- 异常伦:与众不同,超出常规。
- 似水清无底:比喻杨明府的清廉无私,深不可测。
- 争得:怎能。
- 如冰凛拂人:比喻杨明府的威严和清廉影响着人们。
- 月狖声:月下狖(一种猿猴)的叫声。
- 琴调咽:琴声显得悲咽,可能暗示着某种哀愁或不快。
- 烟村景接柳条春:烟雾缭绕的村庄与柳枝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 宦游:指在官场游历。
- 逍遥趣:逍遥自在的乐趣。
- 三吴旧钓津:指三吴地区的旧时钓鱼之地,可能指作者的故乡或怀念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似水清无底”和“如冰凛拂人”可能借鉴了古代对清官的比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了一定的文学成就。此诗可能是黄滔在游历或任职期间,对宿松杨明府的赞美和寄语。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黄滔在访问宿松时,对当地杨明府的政绩和品德表示赞赏,并借此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看法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明府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清廉官员的敬仰。诗中“似水清无底”和“如冰凛拂人”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杨明府的清廉和威严。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政绩的赞赏,也有对逍遥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宦游兼得逍遥趣,休忆三吴旧钓津”,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寻求平衡,既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也不忘怀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官场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上家家礼乐新,始知为政异常伦。
- 描述了宿松地区的新礼乐活动,暗示杨明府推行的新政或新风俗,显示其政绩与众不同。
- 若非似水清无底,争得如冰凛拂人。
- 用“似水清无底”比喻杨明府的清廉无私,用“如冰凛拂人”形容其威严和清廉影响着人们。
- 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 描绘了月下的狖声与琴音交织的悲咽场景,以及烟雾缭绕的村庄与柳枝迎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既哀愁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 宦游兼得逍遥趣,休忆三吴旧钓津。
- 表达了作者在官场游历中寻求逍遥乐趣的态度,同时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怀念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似水清无底”和“如冰凛拂人”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杨明府的清廉和威严。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溪上家家礼乐新”与“始知为政异常伦”,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 赞美清廉官员,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似水清无底:清廉无私的象征。
- 如冰凛拂人:威严和清廉的象征。
- 月狖声和琴调咽:哀愁与悲咽的意象。
- 烟村景接柳条春:生机与希望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似水清无底”比喻的是什么? A. 杨明府的清廉无私 B. 杨明府的威严 C. 杨明府的政绩 D. 杨明府的故乡 答案:A
-
诗中“如冰凛拂人”形容的是什么? A. 杨明府的清廉 B. 杨明府的威严 C. 杨明府的政绩 D. 杨明府的故乡 答案:B
-
诗中“宦游兼得逍遥趣”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官场生活的赞赏 C. 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同样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滔此诗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都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赏,但黄滔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文学的宏观背景,有助于理解黄滔诗作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