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寄卫生袭之》
时间: 2025-01-04 07:4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江东去 寄卫生袭之
段成己 〔金朝〕
干戈蛮触,问渠争直有,几何而已。
毕竟颠狂成底事,谩把良心戕毁。
生穴藜床,磨穿铁砚,自有人知己。
摩挲面目,不应长为人。
过眼一线浮华,辱随荣后,身外那须此。
便恁归来嗟已晚,荒尽故园桃李。
秋菊堪餐,春兰可采,免更烦邻里。
孙郎如在,与群共枕流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友谊珍贵的感慨。诗人在经历了各种干戈和纷争后,反思自己的处境,认为这些争斗毫无意义。尽管内心的狂热和迷茫让他失去了良知,但他仍然相信有知己能够理解他。诗中提到了对过往浮华的厌倦,意识到名利的追逐并不值得。归来时已是晚了,故园的桃李已荒废,秋天的菊花可以食用,春天的兰花可以采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不要再去打扰邻里。最后,回忆起与好友孙郎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水边的安逸生活。
注释
- 干戈蛮触:指战争和争斗。
- 问渠争直有:问这条河流为何要争着直行。
- 藜床:一种用藜草编成的床。
- 铁砚:古代书写用的石砚。
- 摩挲面目:轻轻抚摸自己的面容。
- 过眼一线浮华:瞬间即逝的浮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己,金朝著名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沉思。诗人在面对纷争与争斗时,感到无奈和失落。诗中对“干戈”和“良心”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经历世事的颠沛流离后,回归到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这种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此外,诗中提到的秋菊和春兰,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美好,给人一种淡然与超脱之感。通过对故园的怀念,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追思和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干戈蛮触,问渠争直有,几何而已。:战争与争斗无休止,问这条河流为何要争着直行,何必如此。
- 毕竟颠狂成底事,谩把良心戕毁。:最终的疯狂与迷失,导致了良知的丧失。
- 生穴藜床,磨穿铁砚,自有人知己。:即使生活清贫,也有知己理解。
- 摩挲面目,不应长为人。:面对自己的容颜,不应总是心存烦恼。
- 过眼一线浮华,辱随荣后,身外那须此。:眼前的浮华短暂,名利的争夺不值得追求。
- 便恁归来嗟已晚,荒尽故园桃李。:归来时已为时已晚,故园的桃李已荒废。
- 秋菊堪餐,春兰可采,免更烦邻里。:秋天的菊花可以食用,春天的兰花可以采摘,过上宁静的生活。
- 孙郎如在,与群共枕流水。:回忆与孙郎的时光,仿佛与朋友一起共享宁静。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干戈”和“宁静”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秋菊与春兰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宁静。
意象分析
- 干戈:象征战争与争斗,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 藜床与铁砚:象征生活的清贫与追求知识的执着。
- 秋菊与春兰:象征自然之美,传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干戈蛮触”的意思是什么? A. 和平安宁
B. 战争纷争
C. 友好交往
答案:B -
诗中的“秋菊堪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逐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孙郎”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师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段成己与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段成己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情怀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收录了段成己及其他金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进行分析与解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