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书舍偶成》

时间: 2025-01-01 13:42:01

自叹劳生。

枉了经营。

到而今、一事无成。

不如闻早,觅个归程。

向渭川渔,东市卜,富春耕。

眼底浮荣。

身外虚名。

尽输他、时辈峥嵘。

得偷闲处,且适闲情。

有坐忘篇,传灯录,洗心经。

意思解释

行香子 书舍偶成

作者: 段成己 〔金朝〕


原文展示:

自叹劳生。枉了经营。到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向渭川渔,东市卜,富春耕。眼底浮荣。身外虚名。尽输他时辈峥嵘。得偷闲处,且适闲情。有坐忘篇,传灯录,洗心经。


白话文翻译:

我自感人生劳苦,辛辛苦苦的经营终究一无所成。倒不如早早听从内心,寻找一个归宿。去渭川捕鱼,或者在东市买卖,或是在富春山水间耕作。眼前浮华荣耀,身外虚名,最终都不及那些才俊的光辉。若能找个清闲的地方,随心所欲地享受宁静的情怀,翻阅《坐忘篇》,阅读《传灯录》,洗净心灵的杂念。


注释:

  • 自叹劳生: 自我感叹人生的辛苦。
  • 枉了经营: 白费了辛苦经营的努力。
  • 渭川渔: 渭川是指陕西的渭河,渔指捕鱼,意在追求简单的生活。
  • 东市卜: 东市是古代商市,卜是指占卜、买卖,含有追求物质的意味。
  • 富春耕: 富春即富春江,耕是指耕作,表达一种田园生活的向往。
  • 坐忘篇: 道教经典,讲述超脱世俗的境界。
  • 传灯录: 禅宗经典,记录了传承与悟道的过程。
  • 洗心经: 意在清净心灵,去除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成己,金朝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往往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观察。他的诗词清新脱俗,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词作成于段成己的晚年,正值其对人生的反思与体悟之时。经过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他意识到物质的繁华和名利的虚妄,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行香子 书舍偶成》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透过词人的自我反省,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渴望。词的开头便以“自叹劳生”引入,表达了对辛苦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接着以“枉了经营”直指自己一生努力的结果,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反思贯穿全篇,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词人转向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如闻早,觅个归程”,在此他提出了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平静的想法。通过“渭川渔”和“富春耕”的意象,词人传达出一种田园生活的理想,这种生活与世俗的名利相比,更显得真实而有意义。

词的后半部分则是对虚荣与名利的深刻剖析,词人认为,眼底的浮荣与身外的虚名终究无法与内心的宁静相提并论。最终,他选择在“偷闲处”享受清静,阅读经典,以此达到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整首词运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词人在追求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以及对内心平和的向往,使得这首词充满了哲学的思考与生活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叹劳生:自我感叹生活的辛苦。
  2. 枉了经营:辛苦努力却无所成就。
  3. 到而今一事无成: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一无所获。
  4. 不如闻早,觅个归程:不如早早地倾听内心,寻找归宿。
  5. 向渭川渔,东市卜,富春耕:渔、卜、耕,象征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6. 眼底浮荣,身外虚名:眼前的荣耀与外在的名声都是虚幻的。
  7. 尽输他时辈峥嵘:最终都输给了那些年轻有为的人。
  8. 得偷闲处,且适闲情:找个闲余的地方,享受悠闲的情绪。
  9. 有坐忘篇,传灯录,洗心经:阅读经典以洗净心灵,达到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 “眼底浮荣”比喻世俗的名利。
  • 对仗: “渭川渔,东市卜,富春耕”形成工整的对仗。
  • 排比: 反复使用“寻”与“享”,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对物质追求的否定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渭川: 代表田园与自然的理想生活。
  • 东市: 象征世俗的繁华与物质追求。
  • 富春: 体现对自然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 浮荣: 暗喻虚无的名利与繁华。
  • 坐忘篇: 代表超脱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积极向上
    B. 无奈与反思
    C. 忘我

  2. 词中“渭川渔”的意象代表什么? A. 不务正业
    B. 追求物质
    C. 向往简单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眼底浮荣”意指: A. 真实的荣耀
    B. 虚幻的名声
    C. 自然的荣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辛弃疾段成己的作品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段成己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辛弃疾则更强调豪放与壮志。

参考资料:

  • 《金元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