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时间: 2025-01-04 09:42:04

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

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人天得大通。

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
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人天得大通。
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节日里,我从豫州出发,登上高高的梵宫。
皇帝的心意遍及尘世,佛的痕迹显现在虚空中。
愿日月长久,愿人间与天界都能通达。
我高兴地听到题写的宝偈,接受的启示却无法与他人相同。

注释:

  • :指豫州,即今天的河南省。
  • :登高,升上。
  • 梵宫:指佛教寺庙,象征佛教的神圣之地。
  • 皇心:指皇帝的仁德和心意。
  • 佛迹:佛教的踪迹,象征着佛法的显现。
  • 虚空:这里指无形的空间,寓意深远。
  • 长寿:愿望长命百岁,享受长久的生命。
  • 宝偈:佛教经典中的诗句,传达智慧和启示。
  • 受记:接受佛的教诲或启示。

典故解析:

  •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的习俗,象征着长寿。
  • 慈恩寺:位于西安,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佛教:诗中多次提及佛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崇拜和对长生久视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佛教思想,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慈恩寺登高,借此机会抒发对佛教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佛教的重视和对长寿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登高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登高的过程,"出豫乘秋节"传达了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而"登高陟梵宫"则体现了对佛教圣地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则引出了对世俗与精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皇权与佛法的思考。

后两句以“长寿”和“人天得大通”来总结,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则体现了个人的独特体验,强调了每个人在佛法面前的独立性与个体的理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重阳节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显示了诗人对人生、宗教和宇宙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豫乘秋节:诗人从豫州出发,正值秋天的节日,体现了时空的交融。
  2. 登高陟梵宫:描绘诗人登高的壮丽场景,梵宫象征着佛教的至高境界。
  3. 皇心满尘界:皇帝的心意充满了世间,反映了对国事的关注。
  4. 佛迹现虚空:佛教的智慧和教义在空中显现,寓意着无处不在的佛法。
  5. 日月宜长寿:表达了对长寿的美好期望。
  6. 人天得大通:愿人间与天界能够沟通,象征和谐的理想状态。
  7. 喜闻题宝偈:诗人欣喜地听到佛教经典的题词。
  8. 受记莫由同:每个人的悟性和理解不同,体现个人的修行之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佛教的教义比作光辉的日月,强调其普遍性。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日月”象征长寿与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长寿与和谐的主题展开,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登高的过程,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个人的体验,反映出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乡愁与归属感。
  • 秋节:象征着成熟与丰收,寓意人生的圆满。
  • 梵宫:象征着超脱与灵性追求。
  • 佛迹:象征着智慧与启示。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重阳节
    • D. 元宵节
  2. 诗人所描述的高处是哪个地方?

    • A. 梵宫
    • B. 龙门石窟
    • C. 某座山
    • D. 玄奘寺
  3. 诗中提到的“长寿”寓意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
    • B. 追求精神与和谐
    • C. 追求权力
    • D. 追求名声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描绘了秋天的壮丽景色。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诗,表达了重阳节的思乡情。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都描绘了登高的场景,但王之涣更多强调自然景色,而赵彦昭则结合了佛教思想与个人感悟,体现出更深层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的美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