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时间: 2025-01-01 14:4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烟直。池沼波痕皱碧。年芳为花态柳情。挼粉揉情酿春色。繁华记上国。曾识。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行云去无迹。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当时谁信盟言食。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况分散南北。悲恻。万愁积。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天涯何处相思极。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
白话文翻译:
在晚烟朦胧的氛围中,池水的波纹轻轻皱起碧绿的水面。年轻的女子如花般娇艳,柳树也似乎因她的情感而摇曳。她用手指轻轻揉捏花粉,酿造出春天的色彩。曾经的繁华景象,记忆中的故国,曾经相识的倾城之客,风流倜傥,像是联句相送,绿笺红纸递给我书信。行云无踪,心中的思念如暖歌在歌台上响起,香雾弥漫瑶席。当时谁能相信我们的盟约,知道这一年离别聚散,多少间隔,人生如梦,寄居在旅舍。更何况南北分离,悲伤加重,万千愁绪积压在心中。即使鸾凤欢聚,音信却渺茫,鱼雁传书也无音信。天涯何处是相思的尽头,只能眼睁睁望着芳草,恨意随塞外的笛声而去。更何况在庭院中,听那夜雨滴答。
注释:
字词注释:
- 晚烟直:晚上的烟雾直上,形容景色。
- 池沼波痕皱碧:池塘的水面波纹皱起,碧绿的颜色。
- 挼粉揉情:揉捏花粉,酿造情感。
- 笺绿绡红:用绿色的纸和红色的绸布写信。
- 鱼雁音寂:鱼和雁的音信都寂静。
典故解析:
- 鸾凤: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姻缘或爱情。
- 南北分离:寓意离别与思念,代表不同的地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擅长表达离愁与思念,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兰陵王》创作于作者经历了多次离别与思念之后,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奈的感叹。
诗歌鉴赏:
《兰陵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绪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离愁的苦涩。开篇以晚烟和池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对年轻女子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青春的美好,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通过“挼粉揉情”的细腻动作,传达出对爱情的细腻思索。
随着诗歌的发展,情感逐渐深入,诗人开始反思离别与相思的苦楚,“行云去无迹”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无踪,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诗中的“天涯何处相思极”表现出一种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那种无法抵达的情感让人感到无比悲伤。
整首诗歌用词精炼,意象丰富,感情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视觉美感,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烟直:晚霞映照,一片宁静。
- 池沼波痕皱碧:池水微波荡漾,增添了几分翠绿。
- 年芳为花态柳情:年轻女子如花似柳,情感动人。
- 挼粉揉情酿春色:细腻地表达出春天的气息与情感。
- 繁华记上国:回忆往昔的繁华与故乡。
- 倾城幼客:美丽的女子如同倾城之客。
- 行云去无迹:云彩行走无踪,象征时间的流逝。
- 知一岁离聚:明白一年中离合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生如梦”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深沉的忧伤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烟: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池沼:代表着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变化。
- 芳草:象征着思念的延续与生命的脆弱。
- 夜雨:暗示着思念与忧伤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晚烟直”意指什么?
- A. 晚上的烟雾
- B. 清晨的烟雾
- C. 下午的阳光
- D. 昏暗的夜色
-
诗中提到的“鱼雁音寂”表达了什么?
- A. 亲密的联系
- B. 深切的思念
- C. 生活的繁忙
- D. 不再相见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方千里的《兰陵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直抒胸臆,而方千里的《兰陵王》则更注重意象的描写与情感的递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