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
时间: 2025-01-01 11:37:36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钴鉧潭西小丘记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白话文翻译:
在西山之后的第八天,我沿着西北的小路走了二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再往西走二十五步,看到一处在急流中挖掘出来的鱼梁。梁上有一个小丘,长满了竹子和树木。那些突出的石头形状奇特,像是怒吼的巨兽一样,许多奇石几乎无法一一计数。那些嵚岈相叠的石块,像牛马在溪水中饮水,冲天而上的形态像是熊罴攀登山岭。这个小丘不到一亩,可以用笼子围住。询问主人的时候,他说这是唐氏的弃地,出售却不愿意。问他价格,他说四百文。我对此心生怜悯而买下。李深源和元克己在此时一同游玩,大家都非常高兴,完全出乎意料。于是我们再次准备工具,铲除杂草,砍伐恶木,点燃烈火焚烧。美好的树木挺立,秀丽的竹子露出,奇特的石头显现出来。从这里望去,山高云浮,溪水流淌,鸟兽游弋,万物生机勃勃,似乎在努力展示技艺。在这里安枕而卧,清凉的景象与眼睛交融,潺潺的声音与耳朵交谈,悠然的虚静与心灵交融,深邃而宁静的意境与心思交汇。不到十天我就得到了这个地方,纵然是古代的文人雅士,或许也未必能来到此地。唉!以这个小丘的美丽,放到沣镐鄠杜去,贵族游人争相购买,价格日益攀升,愈加不可得。而如今这里被农夫渔父所弃,贱卖四百,连年都无法售出。我与深源克己却独自欣喜得到了这个地方,这真是我的运气啊!我把这段经历刻在石上,以此庆贺这小丘的奇遇。
注释:
- 钴鉧潭:一种水潭,可能因含有锰矿或其他矿物而得名。
- 鱼梁:用来捕捉鱼类的栈道或平台。
- 唐氏之弃地:指唐氏家族抛弃的土地。
- 深源、克己:作者的朋友,可能是柳宗元的同游者,表明文人之间的友谊。
- 沣镐鄠杜:古代名胜地,指的是长安附近的名山水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与王勃、骆宾王、孟浩然并称为“初唐四杰”,以散文和诗歌著称。柳宗元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状的关心,尤其是对政治腐败的批判,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钴鉧潭西小丘记》创作于柳宗元贬官期间,他被贬至永州,面对政治的失落,他选择在自然中寻求慰藉与灵感。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他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钴鉧潭西小丘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游记,更是作者对生活哲学的深刻反思。作品通过对钴鉧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柳宗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的追求。诗中使用的丰富意象,如“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画面,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柳宗元借助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显示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此外,作品中提到的“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等句,形象地表现了自然和人的心灵之间的和谐互动,展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思考。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柳宗元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追求,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哲理启示。
通过对小丘的描写,柳宗元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更传达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在浮华的世界中,真正的快乐往往来源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得西山后八日:描述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时间,暗示他在这一段时间中的观察与体验。
-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表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探寻精神。
- 又得钴鉧潭:这里的“得”字体现了发现的喜悦,钴鉧潭是一个新的景致。
-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进一步描绘景观,通过“湍”字表现水流的急促。
-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说明小丘的面积,暗示其可控性和私密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若牛马之饮于溪”,形象化地描绘了石头的形态。
- 对仗:例如“高云”、“溪流”,工整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对自然的描写赋予生命,如“鸟兽之遨游”,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小丘的美丽,柳宗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传达了宁静致远的生活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坚定与永恒。
- 水:象征流动与生命。
- 丘:代表小而美的私密空间。
- 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石:象征自然的奇妙与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主要描绘了什么类型的景观? A. 山水 B. 城市 C. 战场 D. 草原
-
作品中提到的“鱼梁”是用来做什么的? A. 休息 B. 捕鱼 C. 观景 D. 砍木
-
柳宗元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失落 C. 宁静 D. 愤怒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滕王阁序》——王勃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均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柳宗元更侧重于个人与自然的内心对话,而王勃则更强调历史的沧桑感与壮阔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