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闲。
无人知落处,万木冷空山。
远忆云容外,幽疑石缝间。
那辞通曙听,明日度蓝关。
白话文翻译:
月光泻下的水声不断,坐在这里心情愈加闲适。
无人知道水流的去处,满山的树木在寒冷的空山中静立。
遥远的回忆在云的外面,幽暗的疑惑藏在石缝之间。
何必辞别时分去聆听,明天还要经过蓝关。
注释:
- 泻月: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
- 声不断:水声连绵不绝。
- 无人知落处:没有人知道水流的去向。
- 万木冷空山:指茂密的树木在冷清的山中。
- 远忆云容外:遥远的记忆在云的外面。
- 幽疑石缝间:幽暗的疑惑隐藏在石缝中。
- 那辞通曙听:何必在离别时去听那声音。
- 明日度蓝关:明天还要经过蓝关,暗示未来的旅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通常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商山夜闻泉》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坐在商山中,聆听着水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孤独。此时,诗人心中涌起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商山夜闻泉》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独坐商山时的内心感受。开篇的“泻月声不断”便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氛围,月光洒在山间,水声潺潺,使得整个场景愈加清幽。诗人的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愈加闲适,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下来的“无人知落处,万木冷空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尽管周围是满山的树木,但似乎没人关注这个水流的去处,隐喻着人生的迷茫。诗人远望“云容外”,回忆那些模糊的往事,内心充满了疑惑与思索,难以释怀。
最后两句“那辞通曙听,明日度蓝关”,则提醒人们在离别时不必过于伤感,因为明天依然要继续前行。蓝关象征着未来的旅程,充满了希望与未知。这种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泻月声不断:描绘月光和水声的和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坐来心益闲: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内心愈加放松,感到安静。
- 无人知落处:强调孤独感,水流的去处无人知晓,象征人生的迷茫。
- 万木冷空山:冷清的空山中,树木静立,增强孤独感。
- 远忆云容外:忆起过往的云影,带有一种怀旧情绪。
- 幽疑石缝间:内心的疑惑如同藏在石缝中的阴影,难以捉摸。
- 那辞通曙听:在离别时不必过于沉迷于往事。
- 明日度蓝关:暗示未来的旅程,尽管不确定,但依然要继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倾泻的水,生动形象。
- 对仗:如“泻月声不断”与“坐来心益闲”构成对仗,增强节奏感。
- 拟人:将水声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透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情怀。
意象分析:
- 月:象征宁静与清明,代表诗人的内心状态。
- 水声: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 空山:象征孤独与冷清,反映诗人的内心。
- 蓝关:象征未来的旅程与希望,激发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以下哪一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A. 泻月声不断
- B. 无人知落处,万木冷空山
- C. 明日度蓝关
-
诗中提到的“蓝关”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回忆
- B. 未来的旅程
- C. 当下的宁静
-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哀伤
- C. 超然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商山夜闻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写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前者更强调生命的无常与未来的期待,而后者则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曹松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