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禹庙》

时间: 2025-01-03 12:05:24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

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

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

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

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

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

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

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

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名: 谒禹庙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
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
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
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
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
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
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
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
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白话文翻译

夏朝的王在位四年后,这片土地发出金色的符号。
严厉的命令不是容易的事情,报答功劳又岂能轻易改变。
先驱者都在昌会,后来的则在伏灵受到惩罚。
玉帛空荡荡地遍布天下,衣冠在海角山隅闪耀。
转眼间听说厌倦了黄屋,更有人提到苍梧的事。
山林间的祠堂愈加茂盛,山脚的井水岂会干枯。
船只迁移,龙负担着深渊,田地变成了鸟鸣的荒草。
旧物依旧如在,天威肃穆并未改变。
异族来到瑶席,玉女侍奉在清都。
奕奕的门扉深邃,轩轩的卫队步伐整齐。
青气连接着曙光海,白云洗净了春湖。
猿啼偶尔回应,鸟语常自相呼。
灵芝的香气与美味的蒸糈,至乐无关笙与竽。
茅草屋的殿堂今已文采斐然,梅木的梁柱古制已无。
运势遥远,日子崇丽,业绩辉煌令人振奋。
往昔的力气已耗尽,如今的功劳却仍然丰厚。
揆材并非美丽的箭,精致的享受让人惭愧如同生草。
郡里的职务糊涂无理,国家空虚宁愿自欺。
下车霰雪已积,处理事务时露水湿透。
人们隐居希望得到更多的祈祷,何止是沾染薄薄的身体。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符:象征权力和命令的符节。
  • 峻命:严厉的命令。
  • 昌会:可能指先驱者的集会。
  • 黄屋:古代皇帝的居所,象征权威。
  • 苍梧:古代的地名,常与神话传说有关。

典故解析:

  • 大禹:古代治水英雄,象征治理与安定。
  • 玉帛:古代用作贡品的丝织品,象征财富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48年,卒于公元713年。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闻名,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常融入山水与历史的描写。

创作背景:
《谒禹庙》是诗人在游历时对大禹庙的瞻仰,表达了对古代英雄治水事迹的敬仰与对当代社会的反思。诗中通过描写庙宇的壮丽与历史的变迁,表现了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谒禹庙》是一首颂扬大禹的诗,通过描写庙宇的庄严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的崇敬之情。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先描绘了大禹的丰功伟绩,再通过对庙宇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意象,如“黄屋”、“苍梧”等,既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又呈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在技法上,诗人通过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美,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
    描述夏朝的王在位四年,象征着权威的金符在这片土地上出现。

  2.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严厉的命令是难以执行的,报答功劳又岂能轻易改变。

  3.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
    先驱者在昌会受到肯定,而后来的则在伏灵受到惩罚,暗示功过分明。

  4.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描绘了贡品玉帛遍布天下,衣冠的辉煌映照在海角山隅。

  5.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
    听说有人厌倦了皇帝的黄屋,更有人提到苍梧的传说。

  6. 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描述林间的庙宇愈加茂盛,山脚的井水依旧未见枯竭。

  7.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
    船只迁移,龙的负担加重,田地变得荒芜。

  8. 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旧物依旧如在,天威依然威严并未改变。

  9.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
    异族来到瑶席,玉女侍奉在清都,展现出文化的交流。

  10. 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形象描绘庙宇的门扉深邃,卫队步伐整齐,气势非凡。

  11.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
    描绘了青气连接着曙光的海,白云洗净了春湖的美景。

  12. 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猿啼偶尔回应,鸟语常自相呼应,展现生机勃勃的自然。

  13.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
    灵芝的香气与美味的蒸糈,至乐不在于笙与竽的乐器。

  14. 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描述茅草屋的殿堂今已文采斐然,古制的梅木梁柱已消失。

  15.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
    运势遥远,日子崇丽,业绩辉煌令人振奋。

  16. 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往昔的力气已耗尽,如今的功劳却依然丰厚。

  17.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
    揆材并非美丽的箭,精致的享受让人惭愧如同生草。

  18. 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郡里的职务糊涂无理,国家空虚宁愿自欺。

  19.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
    下车霰雪已积,处理事务时露水湿透。

  20. 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人们隐居希望得到更多的祈祷,何止是沾染薄薄的身体。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结构,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国家的兴衰,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
  • 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大禹的崇敬,借古讽今,反映出对当代政治的思考与对理想治国的追求。诗人在怀古中感叹现实,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符:象征权威与命令。
  • 苍梧:古代地名,象征着传说与历史。
  • 黄屋:皇帝的居所,象征着权力与统治。
  • 灵芝:象征着长寿与美好。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承载了历史文化,更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多重思考,传达出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谒禹庙》中的“金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威与命令
    C. 自然景象
    D. 文化交流

  2. 诗中提到的“苍梧”指的是哪里?
    A. 一种动物
    B. 古代地名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
    B. 崇敬与思考
    C. 喜悦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谒禹庙》《登高》在对历史的反思上有相似之处,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感伤与哲思,而《谒禹庙》则更多地体现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观止》

相关诗句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下一句是什么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上一句是什么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下一句是什么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上一句是什么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下一句是什么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上一句是什么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下一句是什么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上一句是什么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下一句是什么

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上一句是什么

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下一句是什么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上一句是什么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下一句是什么

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上一句是什么

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下一句是什么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上一句是什么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下一句是什么

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上一句是什么

夏王乘四载,下一句是什么

兹地发金符。上一句是什么

兹地发金符。下一句是什么

峻命终不易,上一句是什么

峻命终不易,下一句是什么

报功畴敢渝。上一句是什么

报功畴敢渝。下一句是什么

先驱总昌会,上一句是什么

先驱总昌会,下一句是什么

后至伏灵诛。上一句是什么

后至伏灵诛。下一句是什么

玉帛空天下,上一句是什么

玉帛空天下,下一句是什么

衣冠照海隅。上一句是什么

衣冠照海隅。下一句是什么

旋闻厌黄屋,上一句是什么

旋闻厌黄屋,下一句是什么

更道出苍梧。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