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粤王台》
时间: 2025-01-01 15:41:5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登粤王台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粤王台上,我多次登高远望。
南海与天空在远方相交,北边的日光从边际升起。
湿润的土地上时常升起烟雾,山上晴朗时也伴随着半场雨。
冬天采摘的是卢橘,夏天则是杨梅的果实。
我的足迹似乎像虞翻那样受阻,而我并没有贾谊那样的才华。
归家的心情无法见到,白发却不断催促我回去。
注释:
- 粤王台:指的是粤王李贺所建的台,象征着登高望远。
- 南溟:南海,古代称之为南溟,意指浩瀚的海洋。
- 虞翻:字子期,东汉人,以才学著称,但遭遇不幸,未能施展。
- 贾谊:西汉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才华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字景公,号青丘,唐代诗人,生于大历年间,以五言绝句和古体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风景,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登粤王台》写于诗人游览粤王台时,表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体现了作者的游历体验与思乡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登粤王台》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归乡的思考。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粤王台的壮观景色,南海与天空相接,北边的日光透出,构成了一幅开阔而美丽的画面,呈现了诗人心中的旷达和胸襟。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冬夏交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在体会自然之美的同时,思念家乡的心情愈加浓烈。提及“白发重相催”,不仅是对年华流逝的惋惜,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思索,以及对人生苦短、归心似箭的感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
描述诗人站在粤王台上,俯瞰江景,感叹自己多次登高望远。 -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描绘南海与天际的交织,北边日光的升起,展现自然的壮丽。 -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
表示湿润的土地上常有云雾,山上时而晴朗时而降雨,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反映出自然的丰盈与时令的更替,表现诗人对自然美好事物的向往。 -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自谦之词,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难以与虞翻和贾谊相比。 -
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归家的心情如影随形,但白发却不断提醒着诗人的老去,带有强烈的思乡情绪。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工整而富有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人情,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排比:通过连续的景物描写,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粤王台:象征高远、壮美的境界。
- 南溟、北户:象征自然的辽阔与时间的流逝。
- 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归家的迫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登粤王台》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宋之问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归乡的心情
C. 老去与时光流逝
D. 自然景象 -
诗中提到的“南溟”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海
B. 南海
C. 西海
D. 东海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登粤王台》与《静夜思》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思乡的苦楚。两首诗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