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时间: 2025-01-04 07:22: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无渡河
—— 刘孝威 〔南北朝〕
请公无渡河,河广风威厉。
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枻。
绀盖空严祠,白马徒生祭。
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
剑飞犹共水,魂沈理俱逝。
君为川后臣,妾作江妃娣。
白话文翻译:
请您不要渡过这条河,河面宽阔,风势凶猛。
船桅倒伏,金色的太阳也落下了,船只倾斜,犀牛角的桨也沉没。
蓝色的帷帐下,空荡荡的祭祀殿堂,白马只留下祭品。
衔着石头的鸟儿,伤了寡妇的心,崩溃的城墙掩盖了她的衣袖。
剑飞舞仍与水流相伴,灵魂沉没,理智也随之逝去。
您是河流的臣子,我却成了江边的妃子。
注释:
- 公:指的是君主或有权势的人。
- 渡河:过河,寓意着离开安全的地方。
- 风威厉:风势凶猛,形容河流的危险。
- 樯:船桅,船的支撑部分。
- 金乌:传说中的太阳,寓意光明或时光的流逝。
- 犀枻:犀牛角制成的桨,象征着船只的力量与工具。
- 绀盖:深蓝色的帷帐,祭祀时用的装饰物。
- 白马:祭品,可能象征着无辜的牺牲。
- 衔石:鸟衔石,可能指的是一种悲伤的情绪。
- 崩城:城墙的崩溃,象征着国家的覆灭或个人的失落。
- 剑飞:剑在水中飞舞,象征着战斗或自由的精神。
- 君:指统治者。
- 妾:指女性的地位,暗示情感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孝威,字士望,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南朝时期。他的诗歌在风格上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影响,常常流露出对社会变革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诗中描绘了人们在战争与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悲伤,表达了对君主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公无渡河》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河流的描绘,象征着个人与国家、爱情与离别之间的关系。开篇以“请公无渡河”引入,给人一种强烈的警示感,暗示着渡河的危险与不明。随后描绘了船只倾覆、祭品无用的场景,展现了生死离别的悲痛。
诗的中段通过“衔石伤寡心”表现了对失去爱人的哀思,令人感到无奈与伤感,表明了人在逆境中难以自持的痛苦。最后两句“君为川后臣,妾作江妃娣”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地位相结合,展现出在权力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有效,采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剑飞犹共水”,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此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请公无渡河:劝说君主不要渡过河流,暗示危险。
- 河广风威厉:形容河面宽广,风势凶猛,暗含风险。
- 樯偃落金乌:船桅倒伏,金色的太阳落下,象征时光的流逝。
- 舟倾没犀枻:船沉没,犀角桨也失去作用,暗示无助。
- 绀盖空严祠:祭祀的地方空荡荡,象征祭品的无用。
- 白马徒生祭:白马作为祭品,传达了无辜的牺牲感。
- 衔石伤寡心:鸟衔石,伤了寡妇的心,暗示情感的悲伤。
- 崩城掩孀袂:城墙崩溃,掩盖了寡妇的衣袖,象征失去。
- 剑飞犹共水:剑与水相伴,暗示战斗与自由。
- 魂沈理俱逝:灵魂沉没,理智也随之消失,表现苦闷。
- 君为川后臣,妾作江妃娣:君主在权力之上,而我却是江边的妃子。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剑飞犹共水”,比喻自由与痛苦的结合。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衔石伤寡心”,赋予鸟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失去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历史无情的控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流动与变迁,代表个人命运。
- 船桅:象征力量与支撑,暗示在逆境中的无力感。
- 白马:象征无辜的牺牲与祭品,表达对逝去的哀悼。
- 剑与水:象征自由与战争,体现人内心的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公无渡河”中的“公”指的是: A. 君主
B. 大众
C. 战士
D. 朋友 -
诗中“樯偃落金乌”描绘了什么情景? A. 船桅倒伏,太阳落下
B. 船顺风而行
C. 战斗胜利归来
D. 祭祀成功 -
诗中“剑飞犹共水”意在表达: A. 战斗与自由的结合
B. 船只的漂流
C. 自然的力量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公无渡河》与《静夜思》都表现了对个人情感的思索,前者更多地涉及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后者则是对思乡的直接表达。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基调,两首诗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文学史》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