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十月菊》
时间: 2025-01-04 13:2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慢 十月菊
作者: 姚鹓雏 〔近代〕
坞竹萦青,汀芦飐白,扁舟一系荒寒。恰将秋雁老,啼梦蛩酸。夜冷蜂妆未褪,杯深鹅醁微澜。黄絁绰约,好持金屑,为驻容颜。严霜身世,倦倚东篱,不知今夕何年。看次第荷塘绿尽,蓼溆红残。道是阳回葭管,依然荐共清泉。枯香自抱,怜渠憔悴,肯落风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夜,竹林环绕,芦苇轻摇,小船停泊在荒凉的水边。此时,秋雁已老,哀鸣声伴随着梦中蟋蟀的悲鸣。夜深了,蜜蜂的妆容尚未褪去,酒杯中微波荡漾,仿佛在诉说着深情。诗人看着那绰约的黄绸,暗自思念着昔日的美好。严寒霜降,自己倦怠地倚靠在东篱,竟不知今夕何年。看着荷塘的绿意渐尽,蓼花也逐渐凋零。阳光透过葭管,依旧照耀着清泉。孤独的香气缭绕,怜惜着那憔悴的身影,愿意在风前静静地等待。
注释
- 坞竹:指竹林,坞为水边。
- 汀芦:水边的芦苇。
- 扁舟:小船。
- 秋雁老:指秋天的雁已经老了,象征时光的流逝。
- 啼梦蛩酸:蟋蟀在梦中悲鸣,表现孤独感。
- 鹅醁:一种酒,形容酒的清香。
- 黄絁:黄绸,形容女子的衣裳。
- 金屑:指闪烁的金光,象征美丽的容颜。
- 严霜:严寒的霜,象征严酷的环境。
- 东篱:东边的篱笆,表示隐逸的生活。
- 蓼溆:蓼花,象征秋天的凋零。
- 阳回葭管:阳光透过芦苇管,象征温暖的希望。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表达的孤寂与凋零感,与古人诗词中常见的秋天意象相呼应,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鹓雏,近代诗人,以清新、细腻的描写著称,擅长在自然景物中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表现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孤寂,结合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美感。诗人通过对竹林、芦苇、水面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诗中的“夜冷蜂妆未褪”,不仅描绘了夜的寒冷,更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而“黄絁绰约,好持金屑”,则透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坞竹萦青,汀芦飐白:描绘水边竹林和芦苇的景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 扁舟一系荒寒:小船停泊在冷清的水边,表现出孤寂的情感。
- 恰将秋雁老,啼梦蛩酸:秋雁的哀鸣与蟋蟀的悲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
- 夜冷蜂妆未褪,杯深鹅醁微澜:夜晚的寒冷与酒的温暖形成对比,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 严霜身世,倦倚东篱,不知今夕何年:严寒的霜象征着生活的困境,诗人对时间的迷惘与无奈。
- 看次第荷塘绿尽,蓼溆红残:描绘荷塘的景象,表现自然的衰败。
- 道是阳回葭管,依然荐共清泉:阳光透过芦苇,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 枯香自抱,怜渠憔悴,肯落风前:孤独的香气缭绕,表达对憔悴人生的怜惜与理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秋雁老,表现生命的无常。
- 拟人:夜冷的蜂妆与蟋蟀的哀鸣,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如“黄絁绰约,好持金屑”,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脆弱与孤独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意象分析
- 竹林与芦苇:象征自然的静谧与生命的轮回。
- 秋雁: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荷塘:象征美好与凋零,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 清泉: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
“夜冷蜂妆未褪”中“蜂妆”指的是什么?
- A. 蜜蜂的妆容
- B. 酒的清香
- C. 夜晚的寒冷
- D. 秋天的落叶
-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什么?
- A. 愉悦
- B. 怀念与无奈
- C. 忽视
- D. 愤怒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菊花》 - 陶渊明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 《秋夕》与《雨中花慢 十月菊》: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秋夕》更表现出诗人对秋天孤独与思考的深邃情感,而《雨中花慢 十月菊》则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