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越王台下怀古》
时间: 2025-01-19 23:55: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翅三城,龙荒十郡,秋来不减边沙。
恨牛羊有地,鸡犬无家。
虽少诸军浴铁,还馀几队吹笳。
口朝台试望,天似穹庐,直接京华。
赵佗箕踞,南武称雄,遗墟问取栖鸦。
谁得似斑骓汉使,才藻纷葩,
汤沐千年锦石,文章五岭梅花。
彩丝女子,争看旌节,色映朝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越王台下的历史情景。诗人回忆起昔日的边疆和战争,感慨在秋天的边沙上,依旧没有减轻的战斗气氛。他对牛羊有地而鸡犬无家表达了惋惜,虽然军队数量减少,但仍有几队在吹奏号角。远望台上,天穹如同巨大的帐篷,直通京城。赵佗曾在南方称雄,现在的遗址上仍可见栖息的乌鸦。诗人感叹谁能像汉代的斑骓马那样英俊,才华横溢。经过千年的洗礼,锦石依旧灿烂,五岭的梅花仍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彩丝的女子们争相观看军旗,映照着朝阳的色彩。
注释
- 雁翅:指大雁的翅膀,象征远行的军队。
- 三城:指三个城池,可能是古代的边疆城镇。
- 龙荒:指荒凉的地方,象征战争带来的破败。
- 牛羊有地:形容牲畜有地可放,而人却无家可归,反映战争带来的苦难。
- 吹笳:指军队吹奏军号。
- 赵佗:南越王,历史上有名的统治者。
- 斑骓:斑纹的骏马,汉代的使者通常骑这种马,象征英俊与能力。
- 锦石:比喻美丽的事物,象征文化的灿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擅长描绘历史和自然,作品中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雨中花慢》通过对越王台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诗人在开篇即以“雁翅三城,龙荒十郡”引入,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对牛羊和鸡犬的对比,表达了对人们家园破碎的痛苦感受,这一情感贯穿全诗。诗中提到的“口朝台试望”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表现技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诗在历史感与现实感之间取得了平衡。结尾部分的“彩丝女子,争看旌节”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热闹场面,也隐含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通过对比与联想,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翅三城,龙荒十郡”:描绘了边境的荒凉与战争的景象。
- “秋来不减边沙”:即使秋天来临,战事依旧未减。
- “恨牛羊有地,鸡犬无家”:对牛羊有地而人无依的感慨。
- “虽少诸军浴铁,还馀几队吹笳”:军队虽少,但仍有士兵在战斗。
- “口朝台试望,天似穹庐,直接京华”:向台上眺望,感受到宽广的天幕。
- “赵佗箕踞,南武称雄”:提到历史上的南越王赵佗。
- “遗墟问取栖鸦”:在废墟上询问乌鸦的栖息地,象征对往事的追忆。
- “谁得似斑骓汉使,才藻纷葩”:追问谁能像汉使般骏美。
- “汤沐千年锦石,文章五岭梅花”: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辉煌。
- “彩丝女子,争看旌节,色映朝霞”:展现了热闹的场面,隐含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似穹庐”,将天比作巨大的帐篷,增强了空间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情感深沉而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翅:象征远行与离别。
- 牛羊:象征生活的安宁与恐惧。
- 鸡犬:象征人间的琐碎与无奈。
- 彩丝女子:象征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句描述了战争的现状? A. 恨牛羊有地
B. 秋来不减边沙
C. 彩丝女子,争看旌节
D. 口朝台试望 -
诗中提到的“赵佗”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朝的皇帝
B. 南越王
C. 明代的诗人
D. 唐代的将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现实的忧虑与对家国的思念。
- 李白的《将进酒》:对豪情壮志的追求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对比:
- 《雨中花慢》与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均描绘了对历史的感慨,但《雨中花慢》更侧重于对战争的反思,而《登鹳雀楼》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