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长安秋夜
作者: 李德裕 〔唐代〕
原文展示: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白话文翻译:
在宫廷中传达诏令询问边疆的军事情况,夜深人静,我乘着华丽的车马回到宫中。万户千门都显得寂静冷清,月光下清露点滴在朝服上。
注释:
- 内宫:指皇宫。
- 传诏:传达皇帝的命令。
- 戎机:军事情况。
- 载笔:指写文章或记录的动作。
- 金銮:指华丽的车马,象征权贵。
- 寂寂:形容安静、冷清的样子。
- 清露:指清晨的露水,清凉而清澈。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内宫传诏”暗示了皇权的威严和对边疆的关心,反映了唐代对疆域的重视。月明清露也表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贞,唐代文学家,官至宰相。他以诗才和政治才能著称,尤其擅长律诗和古诗。其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沉稳而凝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德裕担任高官之际,正值唐代中期,国家面临内外挑战。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深夜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长安秋夜》是一首描绘深夜思考的古诗,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以静谧的夜景为背景,开篇即以“内宫传诏”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权力中心,表明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随着“万户千门皆寂寂”的描写,整个长安城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仿佛一切都在沉睡,只有诗人一人还在思考和回归现实。最后一句“月中清露点朝衣”,则用清露的细腻描绘了清晨的微凉,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国家的责任感,也有个人的孤独感,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内宫传诏问戎机:在宫中发出诏令,询问边疆的军事情况,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注。
- 载笔金銮夜始归:描述诗人乘坐华丽的车马,夜晚回宫,暗示官位的显赫。
- 万户千门皆寂寂:描绘长安城的夜晚宁静,突显孤独的情感。
- 月中清露点朝衣:用清露点滴朝服的形象,传达诗人清冷的心境与对未来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户千门”与“内宫传诏”,展现对称的美感。
- 意象:月光、清露等自然意象,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孤独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在权力中心的责任感与内心的孤寂。
意象分析:
- 内宫:象征权力与责任。
- 金銮:代表高贵与权势。
- 寂寂:暗示孤独与思考。
- 清露:象征清新与冷静的思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内宫传诏问戎机”中的“戎机”指的是什么? A. 经济情况
B. 军事情况
C. 人事情况
D. 自然情况 -
诗人夜归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A. 马车
B. 轿子
C. 金銮
D. 步行 -
诗中“万户千门皆寂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忧伤
D. 快乐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则通过自然景色来映衬诗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李德裕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