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怀幽思自萧萧,
况对空山夜正遥。
四壁晴秋霜著色,
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传岩谷声豪宕,
酒泛星河影动摇。
醉里似闻猿鹤语,
百年人境有今朝。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充满幽思,感到孤寂而萧条,
尤其是在这空旷的山中,夜色显得更为遥远。
四周的墙壁在晴朗的秋天被霜染上色彩,
满天的明月照耀着水面,潮水随之涨起。
歌声在岩谷间回荡,声调豪放激昂,
酒意朦胧中,星河的倒影摇曳不定。
醉中似乎听见猿猴和仙鹤的对话,
百年人生境遇,唯有今朝最为珍贵。
注释:
- 萧萧:形容秋风的声音,或孤寂的样子。
- 况:更何况,表示加强语气。
- 空山:指无人山,或指心境的空旷。
- 著色:染上颜色,通常因霜降而显色。
- 明水:指清澈的水,月光照在水面上。
- 生潮:潮水因月光而生起,形象化地描绘了水的波动。
- 岩谷:山岩与谷地,形容山间的环境。
- 豪宕:豪放大气,形容歌声。
- 酒泛:酒意浮动,形容醉意。
- 猿鹤语:意指自然界的鸟兽之间的对话,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人境:人世间的境遇,指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字子渊,号松隐,生活在元代的政治动荡时期。他的诗风格古朴,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刘因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沉思。
创作背景:
《山中月夕》创作于一个秋夜,作者独自身处山中,面对明月与寂静的夜空,内心涌起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孤寂中对自我与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山中月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山中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描绘了诗人面临空旷的山夜,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思索。此处的“萧萧”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心境的反映。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外部景象,“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静谧,月光照耀下的水面如潮水般轻轻荡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中间几句“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则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景,歌声与酒意交织,形成了一种轻松而又豪放的氛围。最后两句“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更是将个人的感受升华至人生哲学,尽管醉意朦胧,却似乎听见了大自然的声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在豪放与细腻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怀幽思自萧萧:开篇即刻引入心境,表明诗人此时的情感状态,内心充满思绪,感受到一种孤独。
- 况对空山夜正遥:在空旷的山中,夜晚显得更加遥远,增强了孤独感。
- 四壁晴秋霜著色:描绘了秋天的山壁因霜而染上色彩,展现自然的美。
- 一天明水月生潮:月光照耀在水面,产生了潮水的波动,展现了自然的动感。
- 歌传岩谷声豪宕: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声调显得豪放激昂,表现出一种自由的情绪。
- 酒泛星河影动摇:醉酒后,星河的倒影在水面上摇曳,传达了一种醉意和梦幻感。
- 醉里似闻猿鹤语:在醉意中,似乎听到了猿猴和仙鹤的声音,象征人与自然的交流。
- 百年人境有今朝:反思人生,强调当下的珍贵,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水”比喻清澈的水,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
- 拟人:如“似闻猿鹤语”,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考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呈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清澈与宁静,也是思考与反思的象征。
- 酒: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放松,同时也是对人生苦闷的解脱。
- 猿鹤:象征自然和谐,暗示人与自然的亲近与生灵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刘因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满怀幽思自萧萧”中的“幽思”指的是什么?
- A. 忧伤的思绪
- B. 快乐的思绪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自然的感悟
-
诗中提到的“猿鹤语”主要象征什么?
- A. 人与自然的交流
- B. 人生的无常
- C. 自然的喧闹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和《山中月夕》都是描写自然的诗歌,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宁静的夜晚与秋天的氛围,而《山中月夕》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生命的哲理。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所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因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