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时间: 2025-01-04 13:26:32

肝胆了无寐,襟怀谁与同。

更长头可白,烛暗火逾红。

砚滴冰生瘿,星流气吐虹。

林鸦先我起,鸣噪竟何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夜
肝胆了无寐,襟怀谁与同。
更长头可白,烛暗火逾红。
砚滴冰生瘿,星流气吐虹。
林鸦先我起,鸣噪竟何功。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寒冷的夜晚,我的心中毫无睡意,能够理解我心中情感的人又有谁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发渐渐增多,而烛光下的火焰却更加鲜红。砚台上滴下的水凝结成冰,星星流动的光芒宛如吐出的彩虹。树林中的乌鸦比我更早醒来,它们鸣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肝胆了无寐:指心中毫无睡意,心中烦恼重重。
  • 襟怀:指胸怀、志向,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 更长头可白:随着年岁增长,头发开始变白。
  • 烛暗火逾红:在烛光微弱的情况下,火焰显得更加红亮。
  • 砚滴冰生瘿:砚台上的水滴凝结成冰,显示出严寒。
  • 星流气吐虹:星星流动的气息像是在吐出彩虹般的绚丽。
  • 林鸦:指树林中的乌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字山甫,号天放,生于元代中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作品中常流露出孤独与思考的情绪。刘因的诗作多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寒夜》创作于一个寂寞的寒夜,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内心孤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寒夜》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寒冷夜晚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肝胆了无寐”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因心中烦恼而无法入睡,显示出一种深刻的忧虑和孤寂。接着,诗人用“更长头可白”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情,仿佛在感叹自己逐渐老去。此时的烛光虽微弱,但火焰却更显红亮,或许是在暗示在困境中仍有生的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砚滴冰生瘿”一句中,诗人通过砚台的冰冷,暗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星星流动的光芒像是吐出的彩虹,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一句“林鸦先我起,鸣噪竟何功”,表达了对周围世界的无奈,乌鸦的鸣叫似乎在嘲讽自己的无能为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有力地展示了诗人在寒夜中的孤独、思索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肝胆了无寐:表明诗人因心中忧虑而失去睡意。
  2. 襟怀谁与同:在这种孤独中,诗人质问谁能理解他的心情。
  3. 更长头可白:时间的流逝使诗人的白发渐增,感叹岁月无情。
  4. 烛暗火逾红:微弱的烛光中,火焰却更加鲜红,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5. 砚滴冰生瘿:砚台上的水滴凝结成冰,表明严寒与孤独。
  6. 星流气吐虹:星星流动,似乎在吐出美丽的彩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7. 林鸦先我起:树林中的乌鸦醒得比诗人还早,提醒着诗人生活的无常。
  8. 鸣噪竟何功:乌鸦的鸣叫在诗人看来毫无意义,体现了内心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流气吐虹”,将星星的光辉比作彩虹,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如“林鸦先我起”,赋予乌鸦以人的特性,体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夜中的孤独、忧虑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夜:象征着孤独与寒冷,暗示诗人内心的冷漠与寂寞。
  2.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烛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微弱光芒。
  4. 乌鸦:象征着孤独与生命的无奈,带有一丝讽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肝胆了无寐”是什么意思? A. 心中毫无疲倦
    B. 心中烦恼重重
    C. 心中充满快乐
    D. 心中无所畏惧

  2. 诗中提到的“林鸦”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孤独
    C. 财富
    D. 友谊

  3. “烛暗火逾红”中的“逾”表示什么? A. 增加
    B. 减少
    C. 停止
    D. 开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刘因《寒夜》王维《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刘因更加强调内心的焦虑与失落,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宁静的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