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修道盛瑶士林新居》

时间: 2025-01-04 08:41:13

轻车流矢。

周道平如砥。

万绿成丛幽径里。

小筑精严新起。

白云天半华芝。

山泉遥挹双溪。

好是风清月朗,璧人素手常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题修道盛瑶士林新居
作者: 周学藩

轻车流矢。周道平如砥。
万绿成丛幽径里。小筑精严新起。
白云天半华芝。山泉遥挹双溪。
好是风清月朗,璧人素手常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山林住所,轻车行驶如箭,周围的道路平坦如磨石。成片的绿树环绕着幽静的小径,精致的小屋新近落成。白云在半空中飘浮,山泉从远处流向双溪。这样的环境真是风清月朗,宛如美人素手常伴。

注释

  • 轻车流矢: 轻快的车子行驶如箭,形容速度快。
  • 周道平如砥: 路面平坦如磨石,形容道路平坦。
  • 万绿成丛: 形容绿树成荫,环境幽静。
  • 小筑精严新起: 小屋精致而严谨,刚刚建成。
  • 白云天半华芝: 白云在天边,华芝指的是华丽的草木。
  • 山泉遥挹双溪: 山泉流向双条溪水,形容自然景观。

典故解析

  • “白云”: 传统文化中,白云常常代表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璧人”: 形容美人,出自古代文人对美人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学藩,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常常在诗中寄托对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作者新居落成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新居环境的喜爱以及对清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清平乐·题修道盛瑶士林新居》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居环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开头的“轻车流矢”即设定了一个迅捷而轻快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接着“周道平如砥”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通往新居的道路,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万绿成丛幽径里”更是将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深邃的绿意和幽静的小径仿佛将人带入一个世外桃源。小屋的“精严新起”则表明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精致追求,体现了他对于生活品质的讲究。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云和山泉的描写则进一步突出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最后一句“好是风清月朗,璧人素手常携”更是将美与情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仿佛在描绘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轻车流矢: 开篇即用快速的比喻,展现了轻松自如的生活状态。
  2. 周道平如砥: 描绘了通往新居的道路,平坦而宁静。
  3. 万绿成丛幽径里: 自然的绿意与幽静的小径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环境的清幽。
  4. 小筑精严新起: 体现了新家装修的精致,表达了对新居的喜爱。
  5. 白云天半华芝: 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6. 山泉遥挹双溪: 形象地表现出山泉的清澈与流动之美。
  7. 好是风清月朗,璧人素手常携: 结尾处以美人相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理想人居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 “轻车流矢”形象生动,迅速而轻快。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轻车流矢、周道平如砥”。
  • 拟人: 山泉流动仿佛有生命,增添了自然的灵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轻车: 象征自由与轻松的生活。
  • 万绿: 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小筑: 体现对居住环境的精致追求。
  • 白云: 传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山泉: 象征清澈与流动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车流矢”意指什么?

    • A. 车速缓慢
    • B. 车速快捷
    • C. 车子破旧
    • D. 车子沉重
  2. 诗中提到的“万绿成丛”主要描绘的是?

    • A. 荒野
    • B. 自然的绿意
    • C. 城市的喧嚣
    • D. 夕阳
  3. “璧人素手常携”中的“璧人”指代什么?

    • A. 朋友
    • B. 美人
    • C. 文人
    • D. 书法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静夜思》 vs 《清平乐·题修道盛瑶士林新居》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和深邃;而《清平乐》则着重描绘自然环境与理想生活的宁静,情感更为轻松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意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