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丞秋实。艳是才人笔。比玉生香霜有色。学得琼芳高格。兰荃不尽余情。风怀总付秦筝。说似狂奴心性,尊前最惜娉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家中秋天的丰收景象,才女的笔墨鲜艳而动人,宛如玉一般散发着香气,霜降后更显色泽。她的才华如同琼花般高雅。兰花与荃草的香气依旧留存,风中的情怀尽数寄托于秦筝之上。说起来像是那狂热的奴仆心性,然而在尊前,我最为珍惜的是那娉婷的身影。
注释:
- 家丞:家中的男主人,通常指丈夫。
- 秋实:秋天的丰收,象征着成果和富饶。
- 艳:鲜艳、美丽。
- 才人:指才华出众的女性。
- 琼芳:指美丽的花朵,象征高雅的气质。
- 兰荃:兰花和荃草,象征美丽的事物。
- 风怀:风中的情感,指对情感的寄托。
- 秦筝:古代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 狂奴心性:指对爱情或情感的狂热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1865年-1938年),字子云,号望湖,晚号渔山,近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生于湖南。赵尊岳是“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的真挚关怀。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其十一》创作于赵尊岳的晚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家庭的美好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词充满对家人和爱人的珍惜之情,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细腻。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其十一》展现了赵尊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情感的深切体悟。词的开篇以“家丞秋实”引入,象征着丰收的喜悦,既体现了自然的美好,又暗示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艳是才人笔”,让人感受到才女的笔墨如同秋天的丰收,色彩鲜艳,描绘出一种美好的画面。
在“比玉生香霜有色”一语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将才女比作玉,展现了她的高贵与优雅,而“霜有色”则暗示了经历风霜后的更加动人。整首词通过自然与人情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兰荃不尽余情”中,兰花的芬芳象征着深厚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珍惜。最后一句“说似狂奴心性,尊前最惜娉婷”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体现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切反思。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丞秋实:描述家庭的丰收,象征幸福。
- 艳是才人笔:才女的才华出众,令人赞叹。
- 比玉生香霜有色:将才女比作玉,衬托出她的高雅与美丽。
- 学得琼芳高格:才女的高雅气质如琼花般出众。
- 兰荃不尽余情:兰花的香气代表着深情的留存。
- 风怀总付秦筝:情感寄托于音乐,表现诗人对美的追求。
- 说似狂奴心性:自我反思,表现对爱情的执着。
- 尊前最惜娉婷:在爱人面前,最珍惜她的美丽与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女比作玉,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比:通过自然与人情的对比,表现出和谐。
- 象征:使用兰花、秦筝等意象象征情感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家庭、爱情与美好生活的珍惜展开,表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 秋实:象征丰收与幸福。
- 才人:代表智慧与美丽。
- 琼芳:象征高雅与纯洁。
- 兰荃:传达深厚的情感。
- 秦筝: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家丞秋实”指什么? A. 秋天的庄稼
B. 家庭的和谐
C. 秋天的景色
D. 以上皆是 -
“艳是才人笔”中“才人”指什么? A. 有才华的女性
B. 有钱人
C. 有权势的人
D. 以上皆是 -
“兰荃不尽余情”中的“余情”指的是什么? A. 对美的追求
B. 对爱情的深情
C. 对自然的热爱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情感的珍惜,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表达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时,呈现出更为激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