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玳柄素扇
春冰乍裂。浅沁生蛟血。
截玉裁肪分骨节。软衬凉云弯月。
玉葱夜浸银盆。十枝红甲纤匀。
不道啼妆难掩,泪沿湘竹斑痕。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冰层刚刚裂开,水面上泛起淡淡的波痕,仿佛是小蛟的血。
玉石般的手法将脂肪和骨节修整得极为分明,柔软的衣衫衬托着弯月和凉云。
夜幕下,葱翠的玉葱被浸泡在银色的盆中,十枝红色的花瓣娇嫩匀称。
谁能料到,哭泣的妆容难以掩饰,泪水顺着湘竹留下斑驳的痕迹。
注释:
- 乍裂:刚刚裂开,形容春冰初融的状态。
- 浅沁:水面泛起的微波,如同轻微渗透。
- 蛟血:蛟,传说中的一种龙,血寓意生命的涌动。
- 截玉裁肪:比喻手法精湛,形象生动。
- 软衬:柔和的衬托。
- 玉葱:指葱的色泽,形容植物的生机。
- 湘竹:指湘江流域的竹子,常用来象征哀愁。
典故解析:
“湘竹”常被用来表达悲伤情感,尤其是在描绘离愁别绪时,源自《楚辞·九歌》中对湘江的描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霆,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情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婉转。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表达,反映了内心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歌鉴赏:
《清平乐 玳柄素扇》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开篇以“春冰乍裂”引入,生动展现了春天来临时自然界的变化。诗中“蛟血”之意,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暗示着万物复苏的生机。接下来“截玉裁肪分骨节”的描写则展现了诗人对细腻之美的追求,手法的精致,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在后半部分,作者通过“玉葱夜浸银盆”与“十枝红甲纤匀”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柔和与优雅,而最后两句则突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思念。整体而言,诗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情感细腻而深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冰乍裂:春天的冰刚刚裂开,象征春的来临。
- 浅沁生蛟血:水面微波荡漾,似乎在诉说生机。
- 截玉裁肪分骨节:雕琢精美,形体美感的描绘。
- 软衬凉云弯月:夜空的静谧与柔和,衬托出环境的幽美。
- 玉葱夜浸银盆:夜间的植物与光影的交融。
- 十枝红甲纤匀:花的娇艳,传达生命的活力。
- 不道啼妆难掩:悲伤的情感在妆容中难以掩饰。
- 泪沿湘竹斑痕:泪水与竹子交织,表露出深刻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春冰乍裂”)、拟人(“泪沿湘竹”)等手法,营造出自然与情感的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与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春冰: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
- 蛟血:暗示生机与情感的涌动。
- 玉葱、银盆:象征清新、纯洁的自然之美,反映诗人对美的追求。
- 湘竹:常被视为离愁的象征,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冰乍裂”中的“乍”是什么意思?
- A. 突然
- B. 暂时
- C. 逐渐
- 诗中提到的“湘竹”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欢乐
- B. 离愁
- C. 友情
- “泪沿湘竹斑痕”中的“斑痕”指的是什么?
- A. 伤痕
- B. 美丽的景象
- C. 颜色变化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情;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壮阔的背景下探讨人生哲理,情感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