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十六首 其五》

时间: 2025-01-08 01:22:05

枕欢左腕卧,罗袂暗生春。

起视无痕处,原来掌上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枕欢左腕卧,罗袂暗生春。
起视无痕处,原来掌上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安卧,轻轻枕着手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她抬起头来,发现自己身上的痕迹并不明显,原来那种温暖的感觉全在手心之中。

注释:

  • 枕欢:枕着欢愉,暗指女子欢愉的状态。
  • 左腕:左手腕,表示位置。
  • 罗袂:罗衣的袖子,形容轻薄的衣物,暗含温柔和妩媚。
  • 暗生春:在夜色中体会到春天的气息,春天通常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无痕处:没有明显的痕迹或印记,暗示轻柔的状态。
  • 掌上身:手掌上感受到的温暖和柔软,隐喻心里的感受。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春”的意象常常用于表达温暖、生命的复苏和爱情的甜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景义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时代。由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明代的诗人们往往在创作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源于李白等诗人的影响,表达了一种对爱情和生活细节的热爱,借助春天的意象来传达温柔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夜晚的温柔场景。开头的“枕欢左腕卧”,通过“枕”与“欢”的结合,立即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女子在夜晚沉浸于甜美的梦境。接着“罗袂暗生春”,更是通过轻薄的衣物暗示出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气息,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妩媚。

“起视无痕处”则是一个极具诗意的转折,表现了女子在梦醒时分,对身边环境的探索与好奇。她发现自己的身上并没有明显的痕迹,象征着一种轻盈与自由,也许暗示着在爱情或生活中寻求的那份不被束缚的轻松与自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细节的敏感,以及对爱情的向往。诗中所渗透出的温柔与细腻,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春意与柔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枕欢左腕卧:以“欢”作为枕头,暗示了梦境的美好和温馨。
  2. 罗袂暗生春:轻薄的衣袖在夜色中仿佛生出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3. 起视无痕处:暗示女子从梦中醒来,开始观察周围环境,体现了她的细腻与敏感。
  4. 原来掌上身:最后一句揭示了之前的感受其实来自于自身,强调了内心的温暖和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欢”比作枕头,表现出情感的温暖。
  • 拟人:衣袂“暗生春”,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展现了温柔和细腻的情感,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安宁与梦境,暗示女性的温柔。
  • :象征生命与希望,传达温暖的情感。
  • 手掌:象征亲密和温暖,体现情感的内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枕欢左腕卧”中的“欢”指代什么? A. 快乐
    B. 头枕
    C. 梦境
    D. 爱情

  2. “罗袂暗生春”中,“罗袂”指的是什么?
    A. 衣袖
    B. 罗网
    C. 餐巾
    D. 布料

  3. 诗中提到的“掌上身”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身体的疲惫
    B. 内心的温暖
    C. 环境的冷漠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黎景义的《子夜歌》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情感的细腻,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乡情,而黎景义则集中在爱情的柔美与温暖上,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概论》
  • 《诗词中的春天意象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