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逢张孝廉醇》

时间: 2025-01-06 08:28:10

前年远别君父子,遭乱相传皆已死。

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

君言从亲渡海涛,欲避兵祸辞官曹。

间关仅得返乡里,脱命罗罔真秋毫。

问我胡为亦憔悴,十月孤城陷围内。

艰难两地得俱全,政荷皇天怜我辈。

相看握手非偶然,痛饮岂得愁无钱。

城中故旧散欲尽,君来使我忘忧悁。

还思当年事未改,车马红尘浩如海。

等闲列第化秦灰,试问主人谁复在。

请君看此应感吁,世间富贵皆空虚。

客游且莫更弹铗,读书归卧先人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兵后逢张孝廉醇 高启 〔明代〕

前年远别君父子,遭乱相传皆已死。 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 君言从亲渡海涛,欲避兵祸辞官曹。 间关仅得返乡里,脱命罗罔真秋毫。 问我胡为亦憔悴,十月孤城陷围内。 艰难两地得俱全,政荷皇天怜我辈。 相看握手非偶然,痛饮岂得愁无钱。 城中故旧散欲尽,君来使我忘忧悁。 还思当年事未改,车马红尘浩如海。 等闲列第化秦灰,试问主人谁复在。 请君看此应感吁,世间富贵皆空虚。 客游且莫更弹铗,读书归卧先人庐。

白话文翻译:

前年我们父子远别,因战乱传闻你们都已去世。 今天在南边的街道上突然遇见你,因为你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特别。 你说你为了躲避战乱,辞去了官职,随亲人渡海。 历经艰难险阻才回到家乡,幸免于难真是万幸。 你问我为何也如此憔悴,是因为十月时孤城被围困。 我们两人在艰难中都得以保全,真是多亏了上天的怜悯。 我们相见并非偶然,痛快地喝酒,哪会因为没有钱而发愁。 城中的老朋友几乎都散去了,你的到来让我忘却了忧愁。 回想当年,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车马喧嚣,尘土飞扬。 那些普通的宅第如今已化为灰烬,试问曾经的主人还在吗? 请你看看这些景象,应该会感慨,世间的富贵都是虚幻的。 作为游子,不要再弹剑叹息,还是读书归隐,回到先人的居所吧。

注释:

  • 兵后:战乱之后。
  • 张孝廉醇:张醇,字孝廉,诗人的朋友。
  • 遭乱:遭遇战乱。
  • 南陌:南边的街道。
  • 间关:历经艰难险阻。
  • 脱命:幸免于难。
  • 罗罔:罗网,比喻险境。
  • 秋毫:极细微,比喻极小的幸免。
  •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而瘦弱。
  • 孤城陷围:孤立无援的城市被围困。
  • 政荷:政治上的负担,这里指上天的怜悯。
  • 痛饮:畅快地喝酒。
  • 故旧:老朋友。
  • 忧悁:忧愁。
  • 红尘:尘世,比喻繁华喧嚣。
  • 列第:排列的宅第。
  • 秦灰:秦朝的灰烬,比喻毁灭。
  • 感吁:感慨。
  • 弹铗:弹剑,比喻游子叹息。
  • 先人庐:祖先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在战乱后偶遇旧友张醇时所作,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个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战乱之后,诗人高启在战乱中与友人张醇失散,后来在战乱平息后偶然重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苦回忆,对友人幸存的欣慰,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诗人高启与友人张醇在战乱后的重逢,展现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个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前年远别君父子,遭乱相传皆已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的恐惧。而“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则展现了重逢的惊喜和不易。诗人在描述友人的经历时,用“间关仅得返乡里,脱命罗罔真秋毫”来表达友人历经艰险才得以幸存的艰辛。最后,诗人通过对“世间富贵皆空虚”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年远别君父子,遭乱相传皆已死。” ——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的恐惧。
  2. “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 —— 展现了重逢的惊喜和不易。
  3. “君言从亲渡海涛,欲避兵祸辞官曹。” —— 描述了友人为了躲避战乱而辞去官职,随亲人渡海的经历。
  4. “间关仅得返乡里,脱命罗罔真秋毫。” —— 表达了友人历经艰险才得以幸存的艰辛。
  5. “问我胡为亦憔悴,十月孤城陷围内。” —— 诗人自述因战乱而憔悴,孤城被围困的艰难。
  6. “艰难两地得俱全,政荷皇天怜我辈。” —— 表达了两人在艰难中都得以保全的欣慰。
  7. “相看握手非偶然,痛饮岂得愁无钱。” —— 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和畅快的心情。
  8. “城中故旧散欲尽,君来使我忘忧悁。” —— 描述了城中老朋友几乎都散去的现状,友人的到来让诗人忘却了忧愁。
  9. “还思当年事未改,车马红尘浩如海。” —— 回想当年,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车马喧嚣,尘土飞扬。
  10. “等闲列第化秦灰,试问主人谁复在。” —— 描述了那些普通的宅第如今已化为灰烬,试问曾经的主人还在吗?
  11. “请君看此应感吁,世间富贵皆空虚。” —— 诗人感慨世间的富贵都是虚幻的。
  12. “客游且莫更弹铗,读书归卧先人庐。” —— 作为游子,不要再弹剑叹息,还是读书归隐,回到先人的居所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脱命罗罔真秋毫”中的“罗罔”比喻险境,“秋毫”比喻极小的幸免。
  • 对仗:如“前年远别君父子,遭乱相传皆已死”与“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形成时间上的对比。
  • 拟人:如“政荷皇天怜我辈”中的“皇天怜我辈”赋予上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战乱的痛苦回忆,对友人幸存的欣慰,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与友人的重逢,表达了对战乱的恐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后:战乱之后,象征着破坏和混乱。
  • 南陌:南边的街道,象征着重逢的地点。
  • 海涛:渡海,象征着逃离战乱的艰辛。
  • 罗罔:罗网,象征着险境。
  • 秋毫:极细微,象征着极小的幸免。
  • 孤城陷围:孤立无援的城市被围困,象征着战乱的艰难。
  • 红尘:尘世,象征繁华喧嚣。
  • 秦灰:秦朝的灰烬,象征毁灭。
  • 弹铗:弹剑,象征游子叹息。
  • 先人庐:祖先的居所,象征归隐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是指谁? A. 张孝廉醇 B. 高启的父亲 C. 高启的朋友 D. 高启的兄弟

  2. 诗人为何感到憔悴? A. 因为贫困 B. 因为战乱 C. 因为疾病 D. 因为失恋

  3. 诗中“脱命罗罔真秋毫”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幸免于难是极小的幸免 B. 逃脱了罗网般的险境 C. 秋天的毫毛很细 D. 罗网中的秋毫很难找

  4. 诗人最后建议“客游且莫更弹铗”,这里的“弹铗”是什么意思? A. 弹奏乐器 B. 叹息 C. 练习剑术 D. 弹奏琴弦

答案:

  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高启的《兵后逢张孝廉醇》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但高启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幸存的欣慰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高启的《兵后逢张孝廉醇》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但高启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的艰难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高启诗歌的重要资料。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研究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 《诗经注疏》: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可以帮助理解古代诗歌的用词和典故。

相关诗句

前年远别君父子,遭乱相传皆已死。下一句是什么

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上一句是什么

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下一句是什么

君言从亲渡海涛,欲避兵祸辞官曹。上一句是什么

君言从亲渡海涛,欲避兵祸辞官曹。下一句是什么

间关仅得返乡里,脱命罗罔真秋毫。上一句是什么

间关仅得返乡里,脱命罗罔真秋毫。下一句是什么

问我胡为亦憔悴,十月孤城陷围内。上一句是什么

问我胡为亦憔悴,十月孤城陷围内。下一句是什么

艰难两地得俱全,政荷皇天怜我辈。上一句是什么

艰难两地得俱全,政荷皇天怜我辈。下一句是什么

相看握手非偶然,痛饮岂得愁无钱。上一句是什么

相看握手非偶然,痛饮岂得愁无钱。下一句是什么

城中故旧散欲尽,君来使我忘忧悁。上一句是什么

城中故旧散欲尽,君来使我忘忧悁。下一句是什么

还思当年事未改,车马红尘浩如海。上一句是什么

还思当年事未改,车马红尘浩如海。下一句是什么

等闲列第化秦灰,试问主人谁复在。上一句是什么

前年远别君父子,下一句是什么

遭乱相传皆已死。上一句是什么

遭乱相传皆已死。下一句是什么

今朝南陌忽逢君,上一句是什么

今朝南陌忽逢君,下一句是什么

为识人中语音似。上一句是什么

为识人中语音似。下一句是什么

君言从亲渡海涛,上一句是什么

君言从亲渡海涛,下一句是什么

欲避兵祸辞官曹。上一句是什么

欲避兵祸辞官曹。下一句是什么

间关仅得返乡里,上一句是什么

间关仅得返乡里,下一句是什么

脱命罗罔真秋毫。上一句是什么

脱命罗罔真秋毫。下一句是什么

问我胡为亦憔悴,上一句是什么

问我胡为亦憔悴,下一句是什么

十月孤城陷围内。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