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征士铉野亭》

时间: 2025-01-14 05:42:11

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

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

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

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沈征士铉野亭 高启 〔明代〕 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 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 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 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

白话文翻译:

在清平时代仍然隐居在野,独自躺卧显示出高尚的情操。 移动小船时听到烟雾中的歌声,拉开窗帘观看雨中的农耕。 江面晴朗时双鹳飞下,树影傍晚时一头牛在鸣叫。 回首往事只能徒然怀念,简陋的柴车不再进入城市。

注释:

  • 清时: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犹在野:仍然隐居不仕。
  • 独卧:独自躺卧,形容隐居生活的宁静。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移艇:移动小船。
  • 烟唱:烟雾中的歌声,形容歌声悠扬。
  • 钩帘:拉开窗帘。
  • 雨耕:雨中的农耕活动。
  • 江晴:江面晴朗。
  • 双鹳:两只鹳鸟。
  • 树晚:树影傍晚。
  • 一牛鸣:一头牛在鸣叫。
  • 回首:回首往事。
  • 徒相忆:只能徒然怀念。
  • 柴车:简陋的柴车,比喻隐居生活。
  • 不入城:不再进入城市,表示隐居不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隐逸生活的情趣。沈征士铉野亭是高启的一首代表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初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高启选择隐居不仕,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高尚情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中“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仍然选择隐居不仕,显示出高尚的情操。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最后“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世俗的疏离,体现了隐逸生活的超然和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诗人仍然选择隐居不仕,独自躺卧,显示出高尚的情操。
  2. “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移动小船时听到烟雾中的歌声,拉开窗帘观看雨中的农耕,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宁静和美好。
  3. “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江面晴朗时双鹳飞下,树影傍晚时一头牛在鸣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4. “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回首往事只能徒然怀念,简陋的柴车不再进入城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世俗的疏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唱”比喻歌声悠扬,“柴车”比喻隐居生活。
  • 拟人:如“树晚一牛鸣”将牛的鸣叫拟人化,增添了诗意。
  • 对仗:如“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中的“移艇”与“钩帘”,“闻烟唱”与“看雨耕”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高尚情操,体现了隐逸生活的超然和自在。

意象分析:

  • 烟唱:烟雾中的歌声,象征隐居生活中的宁静和美好。
  • 雨耕:雨中的农耕活动,象征隐居生活中的勤劳和宁静。
  • 双鹳:两只鹳鸟,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 一牛鸣:一头牛在鸣叫,象征隐居生活中的宁静和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时犹在野”中的“清时”指的是什么? A.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B. 清静的时光 C. 清晨的时光 答案:A

  2. 诗中“移艇闻烟唱”中的“烟唱”比喻什么? A. 歌声悠扬 B. 烟雾缭绕 C. 烟火气息 答案:A

  3. 诗中“柴车不入城”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世俗的疏离 C. 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诗词对比:

  • 高启的《沈征士铉野亭》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高启的诗更多地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